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呃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呃逆


【定义】呃逆按现代医学称属膈肌痉挛,属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歇性收缩而致的疾患。与膈肌受到刺激有关。古称“哕”,俗称“打呃忒”,患者自觉胸膈气逆,抽掣时,喉间发出呃忒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忍,甚则妨碍谈话,咀嚼、呼吸、睡眠。大病中见呃逆者,是阳气欲尽之危候,多难治。

【取穴】主穴:耳中、胃、神门。配穴:交感、皮质下及相应部位穴。

【典型病例】

例1 男,77岁。胰头癌手术后3天,病后体虚,受寒打呃,呃逆连绵,不思饮食,夜不能眠,舌光剥,脉沉细。为气阴两虚,除取上述穴位外,还追加胰腺穴,既治标又兼治本,采用耳针法补法(轻刺法),先右耳再1次左耳,每次留针30分钟,隔天1次,经针刺4次后,患者呃逆减少,胃纳好转,已能安睡,舌质光剥好转,开始薄苔,精神好转,经5次治疗后,呃逆已止。

例2 男,53岁,已婚,干部。患弥漫性浅表性胃窦炎已4年。近日旅途劳累,受冻后脘腹胀满不适,泛酸嗳气,呃声频频,不能进食。于1980年4月5日收住入院。形体消瘦,面呈痛苦貌,时时打呃,呃声响亮,舌红苔黄腻,脉洪弦。入院后先施以针灸和中药治疗。患者食后即吐,复又肌注灭吐灵10mg,并予以静脉补液,症状未见改善,转请耳针室会诊。因患者证属肝胃不和,气机横逆。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选穴:肝、耳中、脾、胃、神门及皮质下。采用毫针法,予以重刺激,泻法,针刺15分钟后,呃声频次从每分钟5~10次,降为2~3次,留针6小时;次晨复诊,呃逆已停,已能进食半流汁,续治5次而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