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勒索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勒索罪 运用恐吓手段向他人提出不当要求,使自己或第三人获益,使他人受损,就犯有勒索罪。犯有勒索罪的被告,即使他一无所获,仍可构成此罪,法庭可对被告判处14年监禁的刑罚。以下分别论述构成勒索罪的诸项条件: 1.关于恐吓 勒索罪中的“恐吓”是指以明示或暗示表明将要进行下列行为: (1)以武力对付受害人,包括立刻动武; (2)损毁财物; (3)公开某些事实损害受害人的声誉; (4)对受害人的事业或职业造成损害。 这里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恐吓都是构成勒索罪的要素,还要根据恐吓对受害人的影响来判断。如果受害人对恐吓满不在乎,或者恐吓性质轻微不足以对受害人造成影响,这种恐吓就不能构成勒索罪。有时,也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例如:受害人是一个坚强无畏的人,不会轻易被恐吓所吓倒,如果按照一般标准,被告的恐吓足以干扰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那么,这种恐吓就是构成勒索罪的要素。当然,如果受害人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对一般人没有影响的恐吓也使他十分恐慌,这个恐吓也属于勒索罪的一个要素。 恐吓的对象和恐吓将要采取行动的对象可以不同。例如:一男子勒令一女子给他若干钱款,否则,就伤害她的孩子。 2.关于不当要求 运用恐吓手段提出的要求必须“不当”才能构成勒索罪。如果被告自认为具有合理理由提出要求,并且所使用的手段也是正当的,就不能判被告犯有勒索罪。例如:一男子为情人与他分手而索要一笔“补偿费”。从法律上讲,该男子无权这样做,但是,该男子认为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并且在索要“补偿费”时,也没有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比如威胁将对其情人进行毁容等,因此,该男子的行为没有构成勒索罪。 由此可以得出:提出的要求和采取的手段都必须“不当”才能构成勒索罪。 3.提出不当要求的形式 提出不当要求的形式不限,口头、文字、行动或姿势都可以表明不当要求。只要勒索者的举动和当时的情况,足以使一个正常的人明白所提的要求。例如:被告与受害人谈判时,拿出她的一张裸照,并说:“把这些照片公布于众怎么样?”被告的行动属于提出恐吓要求。勒索的要求一经提出,就构成了勒索罪,至于是否取得勒索的财物并不重要。 4.关于恐吓要求的内容 勒索罪是侵害经济利益的罪行,因此,恐吓要求的内容必须与金钱、实物等经济利益有关,否则就不能构成勒索罪,而要指控被告犯有刑事恐吓罪。下列恐吓内容都可以构成刑事恐吓罪: (1)强迫与受害人性交; (2)强迫受害人为被告取得某一社团的会员资格; (3)不许受害人提出对被告的指控; (4)使受害人不向被告的雇主揭发被告的刑事犯罪记录。 5.如果因证据不足不能指控被告犯有勒索罪,法庭可以根据事实和证据,改判被告犯有下列任何一项罪行: (1)以欺骗方法取得财物罪; (2)以欺骗方法取得金钱利益罪; (3)以欺骗方法获取服务罪; (4)以欺骗方法逃避付款责任罪; (5)(应当场付款而)不付款离去罪; (6)藏有勒索文件罪; (7)普通侵犯罪。 在审理勒索罪的案件时,法庭有权根据当事人申请、案情需要,或者法庭本身的意见,下令禁止新闻媒介透露受害人的身份。例如:勒索者声称,如果某牛奶公司不付巨款,将在其牛奶制品中下毒。公众若知此事,必然会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下,法庭可考虑对被勒索的牛奶制品及其牛奶制品的名称保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