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病因】 胚胎发育达7周时,颊鼻膜自行穿破,通入咽腔,形成原始后鼻孔。如这层组织未能吸收穿通,演化为膜性或骨性间隔,则称后鼻孔闭锁。双侧闭锁常导致窒息或哺乳困难,威胁新生儿生命,应引起重视。 【临床表现】 一、双侧闭锁:新生儿出生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和紫绀。憋气的结果,促使患儿张口啼哭,使空气能自口腔进入呼吸道,从而缓解症状。但呼吸转平静后,患儿又企图用鼻呼吸,呼吸困难重新出现。因此,这类病例呼吸困难常是周期发作。约4周左右,可逐渐习惯用口呼吸。但哺乳仍有困难,需再过一段时间,直至学会吸奶、吸气的交替动作。 二、单侧闭锁:一般无症状。有些婴儿只能倒在患侧喂奶,如倒在健侧,则鼻粘膜可能血管充盈而不通气,出现呼吸困难。 【诊断】 新生儿有周期性呼吸困难,哭时症状缓解,应考虑到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可能,并用下列方法进一步明确闭锁存在及其性质。 一、用小号导尿管或探针自前鼻孔试行通入鼻咽部。如尿管顺利进入44毫米.则说明后鼻孔畅通无阻;要是探入长度不及32毫米即遇到阻隔,则有闭锁存在。探测时,可察觉阻隔的硬度,确定是为膜性或为骨性。 二、用染色剂(如美蓝)滴入鼻腔,观察能否达到咽部。 三、鼻腔滴入碘油,进行X线造影,可确定部位及厚度。 【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方法。 【治疗】 一、紧急处理:解决由双侧性后鼻孔闭锁而引起呼吸困难的最简便方法是,帮助患儿建立用口呼吸。把麻醉用的最小号金属气导放在患儿口中,就可防止窒息。用剪开顶端的橡皮奶头塞入婴儿口中,也能起类似作用。 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去除闭锁间隔,恢复鼻呼吸的正常生理功能。可根据间隔的性质和厚度,分别采用经鼻腔或经腭的手术途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