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一1359名姜。⑴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云南永胜〖 〗。贵州赫章〖 〗。⑵徽语。安徽绩溪〖 〗、歙县〖 〗。⑶吴语。上海〖 〗。浙江杭州〖 〗、温州〖 〗、金华岩下〖 〗、苍南金乡〖 〗。⑷湘语。湖南衡阳〖 〗。⑸粤语。广东广州〖 〗、番禺市桥〖 〗、从化〖 〗、佛山〖 〗。   生姜shēngjiāng姜的通称。 生姜shēng jiāng生的姜(对干姜或泡制过的姜等而言):你们大暑天,谁还吃~呢? (三十·694)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辛香 > 薑 > 生薑 生薑 shēngjiāng 生姜shēng jiāng清末民初闽粤、南洋江湖社会谓生烟。《海底·闽粤及南洋各地通行之隐语》:“生烟: 生姜。”亦见于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卷六。 生姜【同义】总目录 生姜百辣云生姜药名。出《本草经集注》。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鲜根茎。除东北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辛,微温。入肺、胃、脾经。发表散寒,消痰下气,温中止呕。 ❶治感冒风寒,胃寒呕吐,痰饮咳喘,胀满泄泻。 ❷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禽、兽肉毒。煎服: 3~9g,或捣汁饮。 ❸外用治寒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冻疮,毒蛇咬伤。姜叶: 捣汁饮治肉食不消,成为癥积。根茎含挥发油,主成分为姜醇、姜烯、莰烯、龙脑等。还含辣味成分姜辣素,系一群具类似结构的物质的混合物。姜辣素刺激消化道黏膜,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浸膏对硫酸铜引起的狗呕吐有止吐作用,姜汁亦有效。生姜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升高血压,促进发汗。能抑制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杀灭阴道滴虫和抑制大鼠的蛋清性关节炎。本品还具抑瘤、抗氧化、抗凝血作用。 生姜 生姜中国西传之物产。北宋时波斯人阿布·曼苏尔·麦瓦发喀所著《药物学大纲》分生姜为三种,以中国产者为佳。 ☚ 黄连 肉桂 ☛ 生姜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各地均有栽培。辛、温。归肺、脾、胃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化痰止咳之效。主治下列病证: ❶风寒感冒。可单用煎汤加红糖服。 ❷胃寒呕吐。本品有“呕家圣药”之称,可单用煎汤服,亦可配半夏同用。 ❸风寒咳嗽。常与杏仁、陈皮、半夏等相配。肺寒咳嗽是老年人常见之病,生姜可酌情使用。 ☚ 羌活 菊花 ☛ 生姜shēng jiāng《本草纲目》菜部第26卷生姜(442)。药名。 【基原】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 【性味】辛,温。 ❶《别录》:“味辛,微温。” ❷《千金·食治》:“无毒。” ❸《医学启源》:“性温,味甘辛。” ❹《医林纂要》:“煨姜,辛苦,大热。” ❺《本草再新》:“煨姜,味辛,性温平,无毒。” 【归经】入肺、胃、脾经。 ❶《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心、脾、胃四经。” ❷《本草汇言》:“入脾、肺、肠、胃诸经。” ❸《本草经解》:“入胆、肝、肺经。” 【功用主治】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❶《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❷《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❸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❹《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壅隔,冷热气。” ❺《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气。” ❻《食疗本草》:“除壮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❼《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❽《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❾《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❿《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⓫《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 ⓬《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⓭《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疝痛有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至三钱;或捣汁。外用:捣敷,擦患处或炒热熨。 【宜忌】阴虚内热者忌服。 ❶《本草经疏》:“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并忌之。” ❷《随息居饮食谱》:“内热阴虚,目赤喉患,血证疮痛,呕泻有火,暑热时症,热哮大喘,胎产痧胀及时病后、痧痘后均忌之。” 【成分】主含挥发油。油中有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没药烯、芳姜黄烯及桉油素等萜烯成分。所含辣味成分为姜酚(姜辣素Gingerol)、姜酮(Zingerone)、姜烯酚(Shogaol))。此外,尚含六氢姜黄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等。 【药理】 ❶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犬灌服生姜煎剂,胃液及游离酸分泌增加,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强,胃蛋白酶的作用下降。给大鼠灌服后胃液分泌量、胃液总酸度及总酸排出量均增加,口服生姜煎剂可显著降低盐酸和束缚水浸所致的大鼠胃黏膜的损伤,促进胃液分泌,使结合黏液量增加,抑制胃的排空运动。生姜浸膏有末梢性镇吐作用,浸剂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动物呕吐。生姜油对四氯化碳所致大、小鼠肝损害有防治作用。生姜丙酮提取物还有利胆作用。 ❷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生姜有强心作用,生姜醇提取液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并可直接兴奋心脏。正常人口嚼生姜1 g(不咽下)可使血压平均升高1.49/1.87 kPa,对脉率无显著影响。 ❸抗炎、抗过敏:生姜油有抗炎作用。生姜油对豚鼠过敏性支气管痉挛有保护作用。对卵白蛋白所致过敏性肠肌收缩有抑制作用,亦能拮抗组织胺、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回肠收缩反应,其作用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❹促进免疫:生姜对小鼠抗体产生、空斑形成细胞、花环形成细胞(RFC)数有促进作用,对小鼠应激所致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有促进恢复作用。 ❺抗病原微生物:生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P/N值有显著下降作用;对堇色毛癣菌、阴道滴虫有一定抑制作用。 ❻其他:生姜具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姜烯酚对豚鼠有镇咳作用,生姜挥发油对豚鼠体外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此外尚有解热、镇痛、发汗、抗惊厥作用。 生姜shēngjiāng中药名。出《本草经集注》。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鲜根茎。除东北外, 其他大部分地区有栽培。辛, 微温。入肺、胃、脾经。发表, 散寒, 温中, 止呕。治感冒风寒, 胃寒呕吐,痰饮喘咳, 胀满泄泻。煎服: 3 ~ 9 克, 或3 ~5 片; 或捣汁饮。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本品含挥发油, 主成分为姜醇、姜烯等。有效成分为姜辣素(Gingerol),可刺激消化道黏膜, 增加食欲, 促进消化。浸膏对狗因硫酸铜引起的呕吐有抑制作用。生姜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 升高血压, 促进发汗。 生姜 生姜生姜,始载于《本草经集注》。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 Rosc. 的新鲜根茎。原植物在我国中部、东南部及西南部各省区广为栽培。 本品味辛,性微温。归肺、胃、脾经。功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下气开痰,并能解毒。主治风寒表证,脘腹寒痛,呕吐,泄泻,痰饮喘咳,痰迷昏厥以及药物、食物中毒等证。凡感冒风寒,恶寒微热,头痛鼻塞,症轻者用生姜煎汤加红糖热服,能发散表寒,亦可作为预防感冒之剂。风寒表证较重者,单用力薄,常作辛温解表剂中的辅助药,与紫苏、羌活、防风、葱白等同用。生姜且能温散里寒,故中寒脘痛、腹痛、呕吐、泄泻亦可用之,使中焦之阴寒消散,脾胃之气温和,则痛、泻自止。其温中止呕作用尤著,孙思邈誉其为“呕家圣药”,通常多与半夏配伍,如《金匮要略》小半夏汤。其胃寒呕吐者,增配吴茱萸等加强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作用; 胃热呕吐者,增配黄连、竹茹等清热降逆以止呕。古方生姜常与大枣配伍,因其有辛甘发散之功,又能行脾胃之津液而调和营卫,入解表药中有助于解肌散邪,故治风伤卫的桂枝汤中用之,治寒热往来的小柴胡汤亦用之;入健脾益胃药中则可促进消化,提高补中益气的疗效,故治虚劳里急诸不足的小建中汤、气血双补的八珍汤均用之。生姜能下气开痰,为治疗痰饮喘咳之辅药。如《洁古家珍》姜桂丸,用南星、半夏、肉桂为丸,以生姜煎汤送服,治寒痰咳嗽;《杂病源流犀烛》竹沥达痰丸,生姜汁与竹沥、青礞石等并用,施于痰热壅肺,烦满喘咳之证;而《经验广集》五汁膏,又以生姜汁与蜂蜜、白萝卜汁、梨汁、人乳共熬成膏,用于虚劳久嗽。对于中风痰壅,口噤不语,生姜汁与竹沥同用,则有豁痰之功。生姜又能解毒,煎汤或取姜汁冲服,可解半夏、南星、附子、乌头、莨菪、闹羊花、木薯、百部等药物中毒及鱼、蟹、鸟、兽肉等食物中毒。在炮制半夏、南星时多用生姜同制以减其毒性。在外治方面,取其辛温走散之性,可以祛寒止痛。如《本草纲目》用生姜汁和黄明胶熬贴,治风湿痹痛; 《本草新编》将生姜捣碎炒热熨腹部,治疗感受阴寒,手足厥逆,绕脐腹痛不止。另外,用生姜擦冻疮有散寒消肿之功。 综观生姜功效,可知本品既善发表,又能调中,是外感风寒与脾胃不和诸证的常用药。但辛温走散之品,多食易耗气血,且助火邪,阴虚火旺之体不宜服用。煎服,3~10g(单用或解毒用15~30g);捣汁冲服,3~10滴(中毒急救可用5~10ml)。 煨姜,亦供药用,即将鲜生姜洗净,用湿纸包裹数层,置火灰中煨至纸色焦黄,姜熟而成。其性能比生姜则不散,比干姜则不燥,具有温中止泻作用,主治脘腹冷痛、泄泻等证。 实验研究: 生姜含挥发油0.25~3.0%,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β-水芹烯、莰烯、柠檬酸、姜萜酮、β-甜没药烯、α-姜黄烯等。又含辣味成分姜辣素,是具相同母体(3-甲氧基-4-羟基苯)和不同侧链的一类混合物质。 动物试验,口服姜煎液可促进胃酸及胃液的分泌(最初可能出现抑制),增强脂肪酶的作用,浸膏及姜辣素、姜烯酮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局部反射性的犬的呕吐,但对阿扑吗啡、洋地黄等引起的中枢部位的呕吐则无效。生姜有驱风作用,轻度刺激消化道,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加,有时继之以降低,可用于因胀气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肠疼痛。姜辣素可使兔肠管松弛,蠕动减退。生姜对胃肠道的作用与剂量、用药前的状态有关。酒精提取液对麻醉动物的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脏有兴奋作用。还有抗炎、抗组胺作用。生姜滤液在体外能杀死阴道滴虫,大量口服生姜可引起口干、喉痛,吸收后由肾排出,若剂量过大,可能刺激肾脏发炎。 ☚ 苍耳子 葱白 ☛ 生姜ginger
生姜ginger(rhiz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