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倦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倦夜 【原文】: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原文作者】:苏轼 【译】: 长夜漫漫 睡枕令人厌倦, 眼睁睁等待天明。 小窗外 终是一片黑暗。 天涯海角一孤村, 一犬吠声时传。 此时 残月星稀, 有几人步履 蹒跚? 我满头萧散的白发 早已冰雪霜寒, 北归无望, 空怀北游清梦香。 荒园里 络丝娘不停地吟唱, 虚织着 梦中的 理想。 【评】: 11世纪最后一年的夏季之夜,一向以旷达着称的大诗人苏东坡失眠了,燃灯起坐,挥笔成篇,写下了这首《倦夜》。 这是一首田园诗作,但却不是陶潜的那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牧歌式的咏叹,而是充满了痛苦。东坡晚年,先贬惠州,传说因写有“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为当权者所忌恨,说“苏子瞻尚如此快活邪”,于是又贬海南儋州(今海南岛儋县)。此事至写《倦夜》这诗时,已经二年了。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起首二句,点出倦夜无眠之题,倦枕,写出诗人长夜难眠,辗转反侧之态,它与“厌”字,“终”字,都是失眠中具有真切体会的用字。诗人苦苦地在暗夜里受着煎熬,眼睁睁地盯着窗户,希望东方的曙光现出,然而,小窗之外,终是一片黑暗。于是诗人索性披衣起坐,凭窗而望,只听有“孤村一犬吠”,只见有“残月几人行”。暗夜孤村,一声犬吠,显得十分冷寂,阴森,它不是陶潜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那样充满柔和的、欢乐的情趣,成为牧歌奏鸣曲中的乐音,而是充满了痛苦、凄厉的感觉组合。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是由观照外物而转向审视自我,说自己早已是“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纵笔》)了,但是,北归无望,空有旅怀之情。“清”字,既写出了理想的破灭,又暗示了诗人冰清玉洁之人格。“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结句承上,说旅怀空清,归梦难成,只有窗外荒园里的“络纬”(络纬,罗愿《尔雅翼·释虫二》解云:“莎鸡……一名‘四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盖其鸣时又正当络丝之候”),在不停地吟唱着,织着它梦中的丝纬。这荒园络纬、虚织而成的意象,暗寓了诗人多少感慨!诗人觉得自己的一生,就像是那织纬,织着自己的理想和梦幻……这一意象,深刻精警,余味无已。无怪纪晓岚评说:“结有意致,遂令通体俱有归宿,若非此结,则成空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