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龙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龙葵 中药名。 出《药性论》。别名:苦菜,天茄子,老鸦眼睛草,山海椒,天天茄,黑天天。 为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的全草。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 根圆锥形,淡黄色,多分枝,主根常木化。茎直立,多分枝,基部有时木质化,有纵直棱线,沿棱被细毛。 叶互生,具柄;叶片卵形或近菱形,长4~10厘米,宽3~6厘米,茎端渐尖或钝尖,基部宽楔形,下延至叶柄,全缘或有疏波状齿,无毛或被疏毛。夏季开花,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有4~10朵花,花梗下垂;花冠白色,钟形,5裂;雄蕊5,花药顶端2孔开裂;子房2室,花柱长,基部有绒毛。 浆果球形,径约7毫米,垂生,熟时黑紫色,基部有宿萼。 生于田边、路旁、坡地阴湿肥沃的草地上。全国均有分布。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味苦,性寒,有小毒。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治感冒发热,牙痛,慢性支气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乳腺炎,白带过多,癌症,急性肾炎,外用治痈疖疔疮,天疱疮,蛇咬伤。内服:煎汤,15~30克。 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❷ 治疔肿:老鸦眼睛草,擂碎,酒服(《普济方》)。 切碎,加酒酿糟适量,同捣烂敷患处,1日换1~2次(《江西民间草药》)。 上药为1日量,10日为1个疗程。 一般在3~7天内症状消失。 ❸ 治癌症胸腹水:鲜龙葵500克(或干品120克),水煎服,日1剂。 ❺ 用于止痒:取龙葵全草(除根)鲜品60克(干品30克),加水800毫升,煎15~20分钟。日1剂,上、下午2次分服。按皮肤病的病程长短,服药7~25天不等。全草含生物碱甙龙葵碱、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等多种生物碱。后两者的含量分别为0.20和0.25%(干重计算),它们的甙元是澳洲茄胺。生物碱的含量以果实最多,在未成熟的果实中含量高达4.2%。近来分析龙葵的生物碱甙,认为只有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边碱,而不含龙葵碱,亦不含游离的甙元澳洲茄胺。全草尚含皂甙,甙元是薯蓣皂甙元和替告皂甙元。此外尚含较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前者为9666国标单位%,后者为120毫克%。 药理作用: 对切除肾上腺后的大鼠,则于注射后3~4小时内死亡。此时有血糖降低及乳酸升高现象,口服葡萄糖可延缓动物死亡。 龙葵对大鼠腹腔注射(5~30毫克/公斤)也能升高血糖,明显降低对葡萄糖的耐量(试验);对摘除肾上腺大鼠,则可引起血糖降低而死亡(如事先禁食24小时,则血糖降低较少,亦不致死亡),故其对血糖的影响,与肾上腺有关。 抑制外周葡萄糖的利用,是升高血糖的原理之一。 ❸ 其它作用:据试验证明,龙葵果有镇咳、祛痰的作用。龙葵具有阿托品样作用。澳洲茄碱对心脏有兴奋作用,龙葵碱则为抑制作用,两者对平滑肌皆有兴奋作用。澳洲茄碱小量能增强动物(大鼠、兔)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大量则增加抑制过程;它还能降低血液凝固性。 毒理研究表明:龙葵碱作用类似皂甙,能溶解血细胞。过量中毒可引起头痛、腹痛、呕吐、腹泻、瞳孔散大、心跳先快后慢、精神错乱,甚至昏迷。 曾有报告小孩食未成熟的龙葵果实而致死亡(与发芽马铃薯中毒相同)。澳洲茄碱作用似龙葵碱,亦能溶血,毒性较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