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蔺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馬藺 > 馬藺子
馬藺子  mǎlìnzǐ

即馬藺。

马蔺子

药名。出《新修本草》。又名蠡实、马楝子、马莲子。为鸢尾科植物马蔺Iris pallasiiFisch.var. chinensis Fisch. 的种子。主产江苏、辽宁、河北、北京等地。甘,平。清热利湿,止血解毒。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泻痢,小便不利,疝痛,吐血,衄血,血崩,风湿痹痛,急性咽炎,痈肿。煎服:3~9g。本品含脂肪酸,尚含油酸(酯)等,还有抗癌有效成分马蔺子甲素(Pallasone)。马蔺子甲素可抗肿瘤,抗辐射,并有放射增敏作用。马蔺子甲素有一定毒性。醇浸膏对小鼠有避孕作用,而对家兔则无。

马蔺子mǎ lìn zǐ

《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蠡实(24)。药名。
【基原】为鸢尾科植物马蔺(《唐本草》)Iris pallasii Fisch.var.chinensis Fisch.( 又名:旱蒲《礼记》,剧草、豕首、三坚《本经》,荔《说文》,马薤《礼记》郑玄注,马莲《释草小记》,蠡草《本草纲目》)的种子。
【别名】蠡实(《本经》),荔实(《别录》),马楝子(《本草图经》),马莲子(《河北中药手册》)。
【性味】甘,平。
❶《本经》:“味甘,平。”
❷《别录》:“无毒。”
❸《蜀本草》:“寒。”
【归经】
❶《得配本草》:“入阳明经血分。”
❷《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止血,解毒。治黄疸,泻痢,吐血,衄血,血崩,白带,喉痹,痈肿。
❶《本经》:“主皮肤寒热,胃中热气,风寒湿痹,坚筋骨,令人嗜食。”
❷《别录》:“止心烦满,利大小便,长肌肤。”
❸《唐本草》:“疗金疮血内流、痈肿等病有效。”
❹《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气烦闷,产后血运并经脉不止,崩中带下,消一切疮疖肿毒,止鼻洪吐血,通小肠,消酒毒,治黄病,敷蛇虫咬,杀蕈毒。”
❺《医林纂要》:“破血,软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至三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马蔺子mǎlìnzǐ

中药名。出《新修本草》。别名蠡实、马莲子。为鸢尾科植物马蔺Irispallasii Fisch. var. chinensis Fisch. 的种子。主产于江苏、辽宁、河北、北京等地。甘、平。清热利湿, 凉血止血。治黄疸、泻痢、吐血、衄血、血崩, 煎服: 4. 5 ~ 9 克。种皮中含有抗癌的有效成分马蔺子甲素。

马蔺子

马蔺子

马蔺子,又名荔实、马楝子、马莲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蠡实。为鸢尾科植物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 chinensis (Fisch.) Koidz.的种子。主产于辽宁、河北、江苏等省。
本品味甘、性平。功能清热利湿,止血,解毒。主治喉痹、咽痛、痈肿、泻痢、黄疸、小便不利,以及吐血、衄血、崩漏等证。马蔺子能清解咽喉热毒,同治喉痹肿痛,可与升麻研末,蜜水调服; 或与大青叶、牛蒡子煎服。治痈肿疮疖,可配蒲公英、马齿苋; 近用于治疗骨结核、淋巴结核,单味研末内服并调敷患处。本品治湿热泻痢,可配黄连、干姜。治湿热黄疸,单味煎服即可; 近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亦有效。治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淋沥不利,可与车前草同煎服。本品尚有凉血止血作用,配仙鹤草、白茅根可治鼻衄; 酒浸研末,与何首乌、雄黄、雌黄等为丸服,可治肠风便血; 与马蔺花、石榴皮同煎服治崩漏。煎服,3~9g。入药炒用,久服易致大便溏泄。孕妇慎用。
实验研究: 马蔺成熟种子去皮得种仁油,内含必需的脂肪酸占总量90%以上,以亚油酸(酯)为主要成分(65.35%),还含油酸(酯)、硬脂酸(酯)、软脂酸、豆蔻酸、月桂酸、癸酸等。种皮含马蔺子甲素、羽扇烯酮、白桦脂醇、β-谷甾醇。
种皮的醇浸膏小鼠口服后,有抗生育、抗着床作用;对家兔无抗排卵或黄体酮样作用,但可使幼兔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期。马蔺子甲素有较广谱的抗肿瘤作用。

☚ 景天   马蔺花 ☛

马蔺子

马蔺子

蒙古名查黑勒达格因—乌热、日依米布茹。为马蔺科植物马蔺(Iris lactea Pall. Var.chinensis Fiscn.)的干燥成熟种子。8~9月间马蔺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或制炭。
本品味辛、甘,性平、重、固、涩、燥。有杀虫,制痧,止痛,解毒,消食,祛黄疸,疗伤,生肌,收敛脓液及黄水之功效。用于
❶胃痛,肠粘性痧症:与黑冰片、五灵脂、岩蒿等配用。
❷化脓性疮疡,烧伤等:对烧伤将马蔺子炭用獾子油调和外敷或马蔺子汁外用;对化脓性疮疡则与野菊花、水柏枝、酸模、大黄等配伍,制成六味野菊花散用。
❸亚玛虫病,皮肤虫病及肠寄生虫病等:与诃子、信筒子等配伍,制成三味纳若茵—斯日古德散或与蔓荆子、可瓜子等配伍,制成七味蔓荆子散用。
❹眼、耳后及舌下发黄,口苦,烦渴等热性希拉病: 与当药、野菊花、酸模、大黄等配伍,制成六味当药散用。
❺全身瘙痒,黄水疮,皮疹等皮肤病:与硫黄等配伍,制成八味硫黄散用。

☚ 天南星   大风子 ☛

马蔺子

马蔺子坡摘

本品为鸢尾科植物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Roidz.的干燥成熟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下果穗,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味甘、辛,性平。功能杀虫,止痛。主要用于虫病,肠胃绞痛,胃肠寒热交杂症;外用敛创生肌。本品与诃子、酸藤果等配伍,制成三味纳若散,主治虫病。本品与木香、酸藤果、诃子等配伍,制成十一味木香丸,主治肠胃绞痛。本品与木香、角蒿、麝香等配伍,制成二十味木香丸,主治蛔虫,中毒症,肠胃绞痛,反胃。

☚ 马钱子   尼泊尔鸢尾 ☛

马蔺子

马蔺子

马蔺子,维吾尔药物名切合日提马克 欧如合,别名白祖如力 尔萨、吐胡米 尔萨、尔萨克 比吉。为尾植物马蔺Iris iactea Pall. var. chinensis(Fisch.)Koidz.的干燥成熟种子。我国主产于新疆、辽宁、河北、江苏等省区,国外原苏联、希腊等国亦有分布。
本品性二级干热、味甘。功能生干生热,利水退肿,通阻除黄,祛寒止痛,软坚消炎,通尿通经等。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湿性水肿、黄疸、瘫痪,寒性关节疼痛、颈部和腋下淋巴结核、胸膜炎、小便不通、月经不下等。内服3—5 g,外用适量。本品对肺脏有害,矫正药为蜂蜜。本品可入糖浆剂、汤剂、蒸露剂、散剂、油剂、敷剂等制剂。
实验研究:种子含马蔺子素A(pallason A;iris-quinone)、马蔺子素B(pallason B;dihydroirisqui-none)、马蔺子素C(pallason C)、β-谷甾醇、三萜类化合物及植物蜡。
种皮醇浸膏对小鼠有抗着床作用。马蔺子素A腹腔注射或口服,对小鼠肿瘤U14和淋巴肉瘤、肝瘤实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肝瘤癌腹水和艾氏腹水有延长生命作用。灌胃给药,对小鼠非特异免疫吞噬功能有增加作用。马蔺子素A可以使在亚致死量照射下的小鼠的30天存活率提高,股骨有核细胞数也有所提高。

☚ 茜草   金石蚕 ☛
000252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