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鼠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鼠肉 【概况】: 异名 首鼠(《史记》),老鼠(《斗门方》), 基源 为鼠科鼠属动物褐家鼠、黑家鼠、黄胸鼠等常见鼠类的肉。 原动物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 Bar-kenhout又名大家鼠、沟鼠、白尾吊、挪威鼠(《中国药用动物志》)。黑家鼠Rattus rattus Linnaeus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Milne-Edwards),又名长尾吊(《中国药用动物志》)。 历史 鼠做药用,首见于《别录》。《纲目》列于兽部第五十一卷。但药肆未有经营,一直流传于民间,近年医学杂志屡有报道,可能有推广使用价值。 形态 褐家鼠体长约175mm,尾长短于体长。后足较粗大,长于33mm。 毛色背部棕褐色至灰褐色,毛基深灰色,头及背部杂有黑色毛,腹面灰白色,毛基灰褐色。 足背具白色。尾上部黑褐色,下部灰白色。(图见《中国动物药》.438页.图425)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住宅、阴沟、耕地、果园等处。 分布于中国各地。 。【生药】:采集 随用随捕,乘鲜应用。 【化学】: 肌肉含棕檬酸盐、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ystosolic alanine amino transferase、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协作组.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98 【药性】: 性味 甘,平。 ❶ 《别录》:“牡鼠:微温。”“肉:热。” 主治 虚劳羸瘦,臌胀,小儿疳积,烫伤,折伤,冻疮,疮肿。 ❶ 《别录》:“牡鼠:疗踒折,续筋骨,捣敷之,三日一易。”“肉:小儿哺露(疳)大腹,炙食之。” ”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烧灰或焙干研末。外用:煎膏、浸油、烧灰或捣研涂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老鼠药(《陆川本草》)止血,敷金疮出血:取无毛小鼠和石灰捣烂,作丸晒干,用时研末掺出血处。 ❷ 灵鼠膏(《经验方》)治疮肿热痛:以大雄鼠1只,浑用,清油500g,慢火煎鼠燋,于水上试油不散,即以绵滤去滓,澄清,重拭铫子令净,再以慢火煎上油,次下黄丹150g,炒令色变,用柳木篦子不住手搅令匀,再于水上试滴,候凝,即下黄蜡30g,又熬带黑色,方成膏,然后贮于瓷合器中,候硬敷贴疮肿,去痛而凉。 铁线缚绕,阴阳瓦煅存性,研为细末,作一服,热黄酒调下。 单方应用 ❶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治烫烧伤:鼠初生者,以真麻油浸之,入磁瓶内封固,外搽痛处。” ” ” 食疗 ❶ 《食医心镜》:“治水鼓石水,腹胀身肿:肥鼠1只。剥皮细切,煮粥,空心吃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