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黑脂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黑脂麻 【概况】: 异名 胡麻、巨胜(《本经》),狗虱(《吴普本草》),鸿藏(《别录》),乌麻、乌麻子(《千金方》),油麻(《食疗本草》),交麻(《大业拾遗录》),黑芝麻(《三元延寿书》),巨胜子(《本草品汇精要》),小胡麻(《中国药学大辞典》)。 基源 为胡麻科胡麻属植物芝麻的黑色种子。胡麻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南北广泛栽培的仅1种,可供药用。 芝麻的种子有黑白之分,黑者为黑芝麻,白者为白芝麻,通常黑芝麻供药用。 原植物 芝麻Sesamum indicum L。 (S.orientale L.) 历史 《本经》列为上品,系指脂麻而言。《纲目》列入谷部麻麦稻类,载:胡麻即脂麻也,有迟早两种,黑白赤三色,其茎皆方,秋开白花,亦有带紫艳者,节节结角,长者寸许……茎高三、四尺,……其叶有本团而末锐者,有本团而末分三丫如鸭掌形者。 观《纲目》及《植物名实图考》附图,与本种相同。中药材胡麻子(《中国药典1977年版》),现今系指植物亚麻的种子。《纲目》载:“今陕西人亦种之,即壁虱胡麻也。”亚麻均作胡麻用,可能在明朝以前用的胡麻多为脂麻,其后则渐使用亚麻作胡麻,至今部分地区仍将亚麻称为胡麻,故常出现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之混乱。 今《中国药典1977年版》分别称为黑芝麻与亚麻子。又按芝麻由于《本经》作胡麻,故有中国以外之意。 陶弘景曰:“本生大宛,改名胡麻。”《纲目》载:“按沈存中笔谈云:古者中国止有大麻,其实为 ”《本草衍义》并附和此说。由此可证明《本经》所云为汉朝人伪托。据云:1974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约7000千年前有炭化芝麻。但从芝麻古名、历史记载和植物分布来说,有关炭化物的鉴定,还待考定。 形态 一年生植立草本。高60~150cm,分枝或不分枝,中空或具白色髓部,微有毛。叶矩圆形或卵形,长3~10cm,宽2.5~4cm,下部叶常掌状3裂,中部叶有齿缺,上部叶近全缘,叶柄长1~5cm,花单生或2~3朵同生于叶腋。花萼裂片披针形,长5~8mm,宽1.6~3.5mm,被柔毛。花冠长2.5~3cm,筒状,直径约1~1.5cm,白色而常带有紫红色或黄色彩晕。雄蕊4,内藏。 子房上位,4室(云南西双版纳栽培的可至8室),被柔毛。蒴果矩圆形,长2~3cm,直径6~12mm,有纵棱,直立,被毛,分裂至中部或至基部。种子有黑白之分。花期夏末秋初。 生境与分布 芝麻原产印度,中国汉时引入,古称胡麻(今日本仍称胡麻),在中国栽培极广历史悠久。 。【生药】:采集 8~9月果实呈黄黑色时采收,割取全株,捆成小把,顶端向上,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药材主产于四川、山东、山西、河南,其它各地也产。 鉴别 种子扁卵圆形,一端钝圆,另端尖,长2~4mm,宽1~2mm,厚约1mm;表面黑色,有网状皱纹或无,扩大镜下可见细小疣状突起,边缘平滑或呈棱状,尖端有圆点状棕色的种脐。种皮薄纸质,胚直立,有2片大形类白色的子叶,富油性。气微,味淡,嚼之有清香味。以个大、色黑、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种子含脂肪油可达60%。 油中含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二十四酸等的甘油酯、甾醇、芝麻素(Sesamin)、芝麻灵(Sesamolin)、芝麻酚(Sesamol)、维生素E等。尚含叶酸18.45mg%,烟酸0.48mg%,蔗糖0.64%,卵磷脂0.65%,戊聚糖,蛋白质和多量的钙等[1]。另还分得一种抗氧剂-芝麻灵酚(Sesamolinol)[2]。 从脱脂黑脂麻种子中得甙元:4-[4(1,3-苯并二氧-s-基)四氢-1H,3H-呋喃并[3,4-C]呋喃-1-基]-2-甲基苯酚[3]。 炒种子含221种香味成分,其中两种新化合物为:1-甲基二硫-2-丙酮和1-甲基二硫-2-丁酮[4]。油中尚含: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5-燕麦甾醇、钝叶醇(Obtusifoliol)、禾本甾醇(Gramisterol)、环桉烯醇、柠檬甾二烯醇,环木波罗烯醇,24-亚甲基环木波罗醇[5]。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388 [2] CA 1986;104∶65894e [3] CA 1989;111∶201549f [4] CA 1989;111∶152341K [5] CA 1992;117∶232627X 。【药理】:❶ 延缓衰老作用 用加速衰老的模型小鼠(SAM-P/1),一组给予25%酪蛋白和10%玉米油,另一组给予20%黑芝麻粉(含油10%)和21%酪蛋白。 给予黑芝麻组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衰老现象推迟发生,肝脏和睾丸中脂褐质水平略低于对照组,而血浆中生育酚含量略高于对照组[1]。 黑芝麻油2ml/kg体重喂饲大鼠10d,可增加肾上腺中抗坏血酸及胆甾醇含量。黑芝麻油给正常或去势大鼠注射,有增加血球容积的倾向。 油中所含的芝麻素对除虫菊酯的灭蝇有协同作用[2]。本品所含的芝麻素(Sesamin)还具有抑制脂肪酸去饱和酶的作用[3]。 毒性 种子有致泻作用,榨油后的饼对家畜有毒,可引起绞痛、震颤、呼吸困难、胀气、咳嗽等。小牛喂食过多黑芝麻可引起湿疹、脱毛及瘙痒[2]。 参考文献 [1] CA 1991;114∶227903t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388 [3] CA 1991;114∶181086y 。【药性】: 性味 甘,平。 ❶ 《本经》:“味甘,平。” 归经 入肝,肾经。 ❶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功效 补肝肾,润五脏。 主治 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人乳少。 ❶ 《本经》:“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 ” 杀虫,生秃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浴或捣敷。 使用注意 脾弱便溏者勿服。 ❶ 《本草从新》:“胡麻服之令人肠滑。精气不固者亦勿宜食。 ” 方选和验方 ❶ 桑麻丸(《医级》)治肝肾不足,时发目疾,皮肤燥涩,大便闭坚:桑叶(经霜者,去梗筋,晒枯),黑芝麻(炒)各等份。 为末,以糯米饮捣丸(或炼蜜为丸)。日服12~15g。勿间断,自效。 ❷ 巨胜酒(《寿亲养老新书》)治老人风虚痹弱,四肢无力,腰膝疼痛:巨胜子60g(熬),薏苡仁60g,干地黄250g(切)。 上以绢袋贮,无灰酒1000ml渍之,勿令泄气,满5~6日。空心腹30~60g尤益。 单方应用 ❶ 《肘后方》:“治牙齿肿痛:胡麻150g,水1000ml,煮取500ml,含漱吐之。茎叶皆可用之。 ” ” 【医药家论述】: ❶ 刘完素:“治风先治血,血活则风去。胡麻入肝益血,故风药中不可阙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