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疸

病证名。

又称黄瘅。是以面、目、身肤熏黄,小溲黄赤为特征的疾患。见《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临证指南医案·疸》:“黄疸,身黄目黄溺黄之谓也,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腑在脏。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熏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

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本病与西医论述的黄疸含义相同,都是指出现巩膜及全身黄染的一类疾病。

大致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胆石症、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本病多因时气疫毒、温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酒食不节,劳倦内伤,以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寒湿阻遏、湿热蕴蒸以及气机郁滞,胆失疏泄,胆液渗溢于肌肤所致。辨证分为阳黄、阴黄、急黄。阳黄:
❶ 症见黄疸初起,轻度目黄或不明显,畏寒发热,头重身疼,倦怠乏力,脘闷不肌,小便黄,苔薄腻,脉浮弦或浮数,属于湿热兼表,治宜清热,化湿,解表,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丹化裁。

❷ 症见身目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烦欲呕,脘腹满胀,饮食减退,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或黄糙,舌质红,脉弦数或滑数,属于热重于湿,治宜清热化湿,解毒散结,方用茵陈蒿汤加味。
❸ 症见身目色黄而不光亮,身热不扬,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口渴不多饮,便稀不爽,小便短黄,苔厚腻或黄白相兼,脉濡缓或弦滑。属于湿重于热,治宜利湿化浊,清热退黄。方用菌陈四苓汤加味。
❹ 症见黄疸胁痛,高热烦躁,口苦口干,胃纳呆滞,恶心呕吐,腹部满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糙,脉弦滑数,属于肝胆瘀热,治宜清肝利胆,化湿退黄,方用清胆汤化裁。阴黄:
❶ 症见黄色晦暗,脘闷腹胀,食欲减退,大便溏薄,神疲畏寒,苔白腻,质淡体胖,脉沉细而迟,属于寒湿阻遏,治宜健脾和胃,温化寒湿,方用茵陈术附汤加味。

❷ 症见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黧黑,胁下有癥块胀痛,皮肤可见赤纹丝缕,舌质紫或有瘀斑,脉弦涩或细涩,属于肝郁血瘀,治宜活血通瘀,疏肝退黄,方用鳖甲煎丸。
❸ 症见面目及肌肤发黄,黄色较淡,小便黄,肢软乏力,心悸气短,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脉濡细,治宜健脾温中,补养气血,方用小建中汤加味。

急黄:
❶ 症见黄疸急起,迅即加深,高热烦渴,呕吐频作,脘腹满胀,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烦躁不安,苔黄糙,舌边尖红,扪之干。

脉弦数或洪大,属于热毒炽盛,治宜清热解毒,泄火退黄,方用菌陈蒿汤,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化裁。
❷ 症见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身黄如金,高热尿闭,衄血便血,皮下斑疹,或躁动不安,甚则狂乱,抽搐,或神情恍惚,甚则神昏谵语,舌苔秽浊,质红绛,脉弦细而数属于热毒内陷,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救阴,方用犀角散。黄疸为常见之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

《金匮要略》:“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感受外邪引起的黄疸,多具有传染性,对这类患者应进行隔离,从发病开始,至少30~40日。

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应煮沸消毒。

流行期间可进行预防服药,用茵陈蒿30克,生甘草10克;或决明子15克,贯众15克,生甘草10克;或茵陈蒿30克,凤尾草30克,任择一方,水煎,连服3~7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