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湖北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江岸区)/武昌区(积玉桥街道)/汉阳区(建桥街道)/江夏区(纸坊街道)/蔡甸区(蔡甸街道)/黄陂区(前川街道)/新洲区(邾城街道)/十堰市(茅箭区)/丹江口市(均州路街道)/郧县(城关镇)/竹山县(城关镇)/房县(城关镇)/郧西县(城关镇)/竹溪县(城关镇)/襄樊市(襄城区)/襄阳区(张湾镇)/老河口市(光化街道)/枣阳市(北城街道)/宜城市(鄢城街道)/南漳县(城关镇)/谷城县(城关镇)/保康县(城关镇)/荆门市(东宝区)/钟祥市(郢中街道)/沙洋县(沙洋镇)/京山县(新市镇)/孝感市(孝南区)/应城市(城中街道)/安陆市(府城街道)/汉川市(仙女山街道)/孝昌县(花园镇)/大悟县(城关镇)/云梦县(城关镇)/黄冈市(黄州区)/黄州区(赤壁街道)/麻城市(龙池桥街道)/武穴市(武穴街道)/红安县(城关镇)/罗田县(凤山镇)/英山县(温泉镇)/浠水县(清泉镇)/蕲春县(漕河镇)/黄梅县(黄梅镇)/团风县(团风镇)/鄂州市(鄂城区)/黄石市/大冶市(东岳路街道)/阳新县(兴国镇)/咸宁市(咸安区)/赤壁市(赤马港街道)/嘉鱼县(鱼岳镇)/通城县(隽水镇)/崇阳县(天城镇)/通山县(通羊镇)/荆州市(沙市区)/石首市(绣林街道)/洪湖市(新堤街道)/松滋市(新江口镇)/江陵县(郝穴镇)/公安县(斗湖堤镇)/监利县(容城镇)/宜昌市(西陵区)/夷陵区(小溪塔街道)/枝江市(马家店街道)/宜都市(陆城街道)/当阳市(玉阳街道)/远安县(鸣凤镇)/兴山县(古夫镇)/秭归县(茅坪镇)/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随州市(曾都区)/广水市(应山街道)/仙桃市(沙嘴街道)/天门市(竟陵街道)/潜江市(园林街道)/神农架特区(松柏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恩施市(小渡船街道)/利川市(都亭街道)/建始县(业州镇)/巴东县(信陵镇)/宣恩县(珠山镇)/咸丰县(高乐山镇)/来凤县(翔凤镇)/鹤峰县(容美镇)

☚ 济源市(双桥街道)   湖北省(武汉市) ☛

湖北省Hubeisheng

中国长江中游的省。辖武汉、黄石、襄樊、十堰、荆州、宜昌、荆门、鄂州、孝感、黄冈、咸宁11个地级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5个县级市,40个县和2个土家族自治县,1个林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6028万(2000)。省会武汉市。全省山地占总面积的55.5%。鄂西山地是秦岭山脉东延部分,由大巴山、巫山、武当山等构成。其中大巴山主峰神农顶是湖北省最高点,海拔3105米;鄂西南山原由齐岳山脉、八面山山脉、武陵山脉所组成;鄂东北低山丘陵由大洪山、桐柏山和大别山部分组成,大别山主峰为天堂寨,海拔1729米;鄂东南丘陵区由幕阜山、九宫山等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在省内长约979千米。全省有洪湖、梁子湖、斧头湖、西凉湖、长湖、网湖等1300多个湖泊,素称“千湖之省”。高等院校有武汉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
❶体育组织。1953年7月成立湖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1999年改为湖北省体育局,下设湖北省体育局首义路体育培训中心、湖北省体育局东湖水上运动培训中心、湖北省体育局关山体育培训中心、湖北省体育运动学校、湖北省体育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湖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湖北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湖北省体育局体育彩票发行中心等。全省有湖北省体育总会、职工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伤残人体育协会、高等院校体育协会、体育科学协会等34个行业、产业体育协会和28个单项运动协会。有业余体校135所、省级传统项目学校337所、国家和省级重点单项运动技术学校7所。
❷竞技体育。湖北省具有全国性和国际性比赛奖牌竞争实力的项目为跳水、羽毛球、女子举重、男子体操、网球、蹼泳、击剑、篮球、男排、足球、武术等。到2000年,湖北运动员在世界3大赛中共获世界冠军162人次。其中奥运会冠军15人次,创(破)世界纪录63人次;在亚洲三大赛中,获亚洲冠军307人次,破全国纪录162人次。1996年在第26届奥运会上获4枚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金牌总数居全国第1位。湖北体操选手李小双、杨威、郑李辉,乒乓球选手乔红、陈静,跳水选手伏明霞、周继红、肖海亮均在奥运会上夺取过金牌。
❸全民健身运动,湖北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有1900多万,有860多万所中小学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北京亚运会期间,全省有1400多万群众参加了“亚运之光”火炬接力长跑,有400多万学生参加冬季长跑、跳绳、踢毽活动。全省举办了农民篮球、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大中学校田径、职工健美操、广播体操和老年人、伤残人体育比赛。湖北省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6个县为全国体育先进县,1个县为全国“田径之乡”。
❹重要赛事。湖北省举办了1985年第2届全国“屈原杯”龙舟赛、1987年“湖北保险杯”国际女排邀请赛、1988年“555”第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88年“中南航空企业集团杯”国际女篮邀请赛、1990年“活力28杯”武汉国际男篮邀请赛、1991年黄石国际乒乓节、湖北武当文化节和“湖北证券、信托杯”国际篮球邀请赛、1993年中国武汉国际横渡长江节、1994年惠普国际跳水公开赛、1996年“中国杯”国际体操赛、1999年亚洲举重运动会。
❺体育设施。1998年湖北省有标准体育场地31723个,其中标准体育场、馆263个。新华路体育场可容纳3万名观众,设有塑胶跑道和夜间比赛照明设施。洪山体育馆可容纳8000名观众。黄石市体育中心为中国乒乓球队训练基地,建有体育馆、乒乓馆、综合训练馆和游泳池、跳水池、万人体育场、射击场等。孝感体育中心建有3500个座位的体育馆和能容纳3万名观众的设施先进的体育场。英东游泳跳水体育馆于1994年建成,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配有现代化一流设施。
❻体育科研。1981年5月省体委成立体育科研所,共完成42项科研课题。1989年湖北省体委荣获全国体育科研先进体委称号。1992年省体科所被评为全国运动员科学选材先进集体。
❼体育立法。1996年11月颁布了《湖北省体育市场管理条例》。1997年7月颁布《湖北省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定》。


武汉百万群众广播操大会操


湖北英东游泳馆

湖北省【同义】总目录


湖北省鄂

湖北省

位于长江中游北部。简称“鄂”。面积18.59万km2。2000年人口59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93万,非农业人口1667万。辖1自治州、12地级市、24县级市、37县、2自治县、1林区。省会武汉。山地约占全省面积的55.5%,丘陵、岗地占24.5%,平原、湖区占20%。1月平均气温2~4℃,鄂西南6℃左右,7月26~29℃。无霜期长约7~9个月。年降水量800~1500mm。全境河流有1100多条,以长江为主干,横贯全省1080km。湖泊众多,曾有“千湖之省”之称,以洪湖为最大,面积438km2。2000年湖北省国内生产总值4276亿元,工业总产值3064.43亿元,农业总产值1125.64亿元。全省耕地328万hm2,垦殖率为17.8%。粮食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60%,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为主。2000年粮食产量2218.4万t,棉30.43万t,油料269.9万t,肉类271.1万t,水果208.5万t,水产品234.2万t。已发现矿种约110种,探明储量的矿种有77种,以铁、铜、磷、石膏等最丰富。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电力、机械、建材、纺织和食品等。2000年钢铁产量895.9万t,发电量538亿kW·h,汽车19.57万辆。现正在宜昌建三峡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可达1820万kW。长江、汉水是两大水运干线,内河航道长7256km;有京广、京九、焦枝、枝柳等铁路干线过境,铁路营业里程2225km,公路通车里程57850km。有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54所,在校学生34.65万人。有中国科学院所属的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岩体土研究所等科研机构2128个,各类科研人员达60万人。有洪湖革命根据地旧址等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黄鹤楼等15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江陵、武汉、襄樊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峡、武当山、武汉东湖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湖北省2003年总人口6002万,地区生产总值5401.71亿元,人均9000元。工业总产值4030.11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42.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8.7亿元。普通高校75所,在校学生72.15万人。

  • 陶器
  • 玉器
  • 铜器
  • 金属器
  • 漆木器
  • 丝织
  • 法书
  • 雕塑
  • 遗址
  • 建筑
☚ 龟形澄泥残砚   陶器 ☛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长。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据史记载诞生于湖北随州市内的烈(厉)山神农洞。在鄂西北郧阳杜家沟龙骨洞发现了早于“北京猿人”的猿人牙齿化石,又在郧西县神雾岭白龙洞中发现了与“北京猿人”同时期的“郧西猿人”,还在长阳关老山南坡龙洞中发现了“长阳人”化石。从江汉平原到鄂东地区,从鄂西山区到峡江沿线,共发现了400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其中著名的有京山屈家岭文化遗址。在武汉北郊发掘出商代古城遗址——盘龙城;在江陵北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纪南城遗址。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楚文化杰出代表屈原出生于秭归县;被誉为“东方第八大奇迹”的编钟出土于随州擂鼓墩;堪称古代世界青铜冶炼技术高峰的铜绿山古矿冶炼遗址和越王勾践剑等分别出土于鄂东及江汉平原;工艺精湛漆绘、木雕和古代丝绸大都出土于荆州江陵;反响强烈的秦代竹简首次在云梦睡虎地出土;古三国的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在楚地广为分布和流传;具有土家族特色的巴文化也在鄂西南地区延续和发展。这些形成了独特的源远流长的楚天文化,无疑是发展旅游的特色资源。湖北旅游景观迷人,数量众多,类型齐全。据普查,全省旅游景观(点)共1500处。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遍布楚天,其景观特征,有山水共色类,奇峰峻岭类,幽洞异窟类,流瀑涌泉类,佳木名卉类,珍禽稀兽类。湖北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品位较高,概括起来,有十个方面:古人类遗址,古代文化遗址,宝刹通观,古塔石窟,古城旧址,黄陵古墓,名人故里,古代建筑,摩崖石刻。
湖北省简称鄂,位于长江中游,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四川省,西北与陕西省为邻。介于北纬29°05′-33°20′,东经108°21′-116°07′。东西长约750公里,南北宽约49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人口5719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26人,有土家、苗、回、侗、满、壮、蒙古等4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3.72%;其中以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居多,集中分布在鄂西南地区。省会武汉市。
江汉平原在本省中南部,河道纵横,湖泊密布,与湖南洞庭湖平原相连,合称两湖平原,是中国农业发达地区,自古有“两湖熟,天下足”之说。农业大都为一年两熟耕作制,有南北过渡特征,粮、棉、油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芝麻、萱麻、红橘、淡水鱼、莲藕也很有名,鄂西有面积广大的森林,有水杉、冷杉等名贵树种,有桐油、银耳、茶叶等特产。有铁、铜、磷、石膏、岩盐等数十种矿藏。湖北为中国工业发达省份,钢铁、机械、电力、轻纺、汽车、化工等均占全国重要地位。
全省辖4个地区、1个自治州、9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45个县、2个自治县和1个省辖林区。
湖北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17℃左右,湖北夏季酷热,7月平均气温28℃左右。省内以武汉夏季的天气最酷热,有酷暑日十多天,有时还相连在一天,在三伏天的日夜温差最小。由于地理的原因形成了其地区间独特的气候差异,东南部平原夏季较热,武当山、神农山、鄂西土家族聚居地气候宜人,为避暑胜地。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
湖北拥有万吨级以上港口200余个,四通八达的民航线90余条,京广铁路干线与长江航线在境内相交, 长江大桥连接着长江南北,为华中水陆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为湖北的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可靠的保证。
湖北游可以武汉、神农架、宜昌、十堰、襄樊、荆州等为起点,踏上丰富多彩的长江三峡游、古三国游、神农架回归大自然游、武当朝圣游、清江民俗风情线游等行程。

☚ 概况/地域文化   汉剧 ☛
湖北省

154 湖北省

简称鄂。在长江中上游,洞庭湖以北。省人民政府驻武汉市。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人口5396万人(1990年)。民族有汉、土家、回、满、苗、蒙古等。矿产资源有铁、铜、磷、钴、石膏、岩盐、石墨、重晶石、大理石等。农业产品有粮、棉、油、肉、鱼、蛋等。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机械、电子、轻工、化工、纺织等。主要城市有武汉、黄石、宜昌、沙市、襄樊、十堰等。名胜古迹有东湖、黄鹤楼、归元禅寺、三国赤壁、荆州古城、玉泉寺、武当山等。

☚ 河南省   湖南省 ☛

黄鹤楼/古隆中/三国赤壁/东坡赤壁/东湖/神农架/武当山/大洪山

☚ 鸡公山   黄鹤楼 ☛
湖北省

湖北省Hubeisheng

简称鄂。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东邻安徽,西接四川,北与陕西、河南接壤,南界湖南。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144.3万(1988年)。
湖北三面环山,向南敞开,略成一个不完整的盆地。地势西高东低,西为鄂西山地,东北和东南均为低山丘陵,中南部为江汉平原。鄂西山地由武当山、荆山、大巴山、巫山等一系列山脉组成,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东部边缘,山间峡谷盆地相间。大巴山东段主峰神农架,最高点大神农架海拔3053米,为全省最高峰; 山区森林茂密,为全省最大林区。巫山绵延在鄂川边境,平均海拔700~800米,长江横穿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长江以南的山地是武陵山、大娄山等余脉。鄂东北的低山丘陵,是秦岭东延的余脉,主要有桐柏山、大别山,呈西北—东南走向,为淮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大部在海拔500米以下。鄂东南的低山丘陵,有幕阜山、九宫山等,海拔在700米以下。江汉平原位于本省中南部,由长江及汉水冲积而成,同湖南省洞庭湖平原相连,合称两湖平原。平原上河网交织,湖泊密布,堤垸纵横,是著名的 “鱼米之乡”。
本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形影响,东南部平原与西北部山地,气候差异显著。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夏季 (7月)大部分地区高温,平均气温在28~29℃以上,武汉市绝对最高气温曾达41.3℃,为全国著名高温地区之一;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2~5℃,但鄂西长江河谷为冬暖区,由于山岭阻隔冷空气,平均气温为5℃左右,为柑桔等亚热带果树越冬创造了条件。无霜期南部为270天,北部为240天,西南部河谷盆地可达330天,对作物生长非常有利。全省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由西北向东南递增,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夏约占70~80%,秋冬仅为20~30%。
湖北河流众多,以长江为骨干,支流从两侧汇入长江,构成向心状水系。汉水为最大支流,由陕西进入本省,流经江汉平原,在武汉市汇入长江。南岸最大支流为清江,是鄂西南的大河。湖北有 “千湖之省”之称,江汉平原上湖泊众多,古称“云梦泽”,湖泊总面积约7万多平方公里,以洪湖、梁子湖、长湖最大,是淡水养殖的重要基地。
本省矿产资源,如铁、铜、磷、石膏、岩盐等储量丰富,其中磷矿储量大,分布集中,居全国前列,铁、铜、石膏、岩盐等储量也占全国较重要地位。煤、石油等能源矿产较少,但水能资源丰富,已在长江干流上修建了我国最大的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 (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汉江上的丹江口水电站(装机容量90万千瓦) 也是大型水电站。
湖北地处全国中部,地理位置适中,长江横穿东西,京广和焦枝铁路干线纵贯南北,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省为全国重点建设地区,在全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中,处于承东联西、南北交流的结合部位,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是我国工农业均较发达的省区,农轻重比例较为适宜,部门结构较为合理。本省工业特点是以机械工业为骨干,纺织、冶金、食品为支柱,门类较为齐全。机械工业部门较多,以工业设备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电子等为主,其中汽车、发电设备、内燃机、金属切削机床、拖拉机、内河船舶及电子仪表,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武汉市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机械工业中心,十堰市是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位于十堰市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纺织工业以棉纺织为主,湖北是重点产棉区,棉纺织工业基础较好,现为我国重要棉纺工业基地之一,主要棉纺中心是武汉,其次为沙市、蒲圻和襄樊。湖北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武汉钢铁公司是仅次于鞍钢的全国第二大钢铁联合企业,所产薄板钢、造船板钢、硅钢片、中厚板钢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大冶钢厂是我国特殊钢重点企业之一。
本省是全国重要的粮棉产区和商品粮基地。水稻为最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约占全省粮食产量的40%,分布比较普遍,但集中在江汉平原和鄂东南河谷盆地。其次是小麦、王米、大豆,小麦集中产地是鄂西和鄂东南丘陵,玉米也主要分布在山区。棉花是湖北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次为麻类、油菜籽和烟叶。棉花集中产在江汉平原,其次是鄂东和鄂北河谷盆地。本省土特产较多,比较著名的有鄂西南的柑桔、鄂东南的苎麻、鄂西的桐油和清江红茶、大别山绿茶等。湖北也是我国重要淡水鱼产区之一。以盛产鱼苗著称,长江和众多湖泊是著名渔业区。
湖北是中国腹地交通枢纽,京广和焦枝铁路纵贯南北,长江横穿东西,汉水和汉丹 (武汉到丹江口)、襄渝铁路斜贯西部地区,形成了便捷的水陆联运体系。京广线是贯通我国南北的中轴铁路干线,也是本省交通的骨干; 焦枝线与京广线平行,起到分流京广线客货流的作用; 汉丹和襄渝线联系了武汉、襄樊和十堰等工业城市。此外,武大线 (武汉到大冶) 联系了大冶和黄石等工矿区,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铁路网,该线目前已东延至九江市。本省内河航道里程达8000多公里,共有200多条通航河流。长江流经本省1053公里,宜昌以上能行驶1500吨级轮船,宜昌至武汉能通3000吨级轮船,武汉以下能通行5000吨级轮船,洪水期能通行万吨海轮,可实行江海联运。汉水和洞庭湖航线与长江相通,构成江河湖泊联运的水运网,是铁路和长江航运的补充,联系省内主要工农业区。
省会武汉市,地处长江和汉水汇合处,由长江、汉水相隔的汉口、武昌、汉阳三城市组成,素称“武汉三镇”,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319万(1988年)。本市处于全国腹心位置,万里长江横贯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水、陆、空四通八达,腹地广阔,周围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江汉平原。历史上就是华中地区的贸易商业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汉作为工业重点建设城市,现已变成以机械、冶金、纺织、食品为主,轻工、化工、电子相应发展的综合性工业中心。重型机械、内河船舶、工业锅炉、轨钢、薄板钢、无缝钢管和棉纺织品的生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武汉市还是全国重要的水陆交通中心。京广铁路已全部修成复线,北通北京,南达广州,汉丹铁路联通鄂西北和四川;武大线也已通到江西;联接南浔铁路。武汉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河港,西通重庆,南沿洞庭湖航道联通湘、沅等内河,东到上海,现已开辟江海航线,由武汉可直达香港。武汉也是华中地区重要航空港,有通往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线。

☚ 河南省   湖南省 ☛
湖北省

湖北省

清代设置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清史稿·地理志》:“湖北:禹贡荆州之域。明置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旋设湖广巡抚及总督。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置湖北布政司,并设湖北巡抚。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升归州为直隶州。十三年,升夷陵州为宜昌府,降归州直隶州为州属焉。以恩施县治置施南府。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升荆门州为直隶州。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升鹤峰州为直隶厅。东至安徽宿松,南至湖南临湘,西至四川巫山,北至河南罗山,广2440里,袤680里。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编户5055091,口23917228。共领府10,直隶州1,直隶厅1,县60。”

☚ 湖州府   湖南省 ☛
湖北省

湖北省Hubeisheng

简称鄂。位于长江中游北部,东经108°21′至116°47′,北纬29°01′至33°16′之间。北邻河南,东界安徽,南连江西、湖南,西接四川,西北与陕西交界。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环山,向南敞开,略成一个不完整的盆地。盆地底部为坦荡低平的江汉平原,水渠纵横,湖泊密布,以洪湖最大。鄂西山地由连绵不断的武当山、荆山、大巴山、巫山等一系列山脉组成,长江切断巫山形成雄伟壮丽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鄂东北地区是秦岭向东的余脉,有桐柏山、大别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古属荆州,春秋战国时为楚国所在地,汉时属荆、扬、益州。唐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及黔中道,宋为荆湖北路、东西南路等。元明属湖广行中书省。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湖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北得省名。现辖武汉、黄石、襄樊、十堰、沙市、宜昌、荆门、鄂州8省辖市,孝感、黄冈、咸宁、荆州、宜昌、郧阳6地区,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24县级市,46县,2自治县,1个特区,省会武汉市。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5 397万,有汉、土家、回、满、苗、蒙古等民族。湖北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较发达的省区之一,农业基础较好,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基地。主要实行一年二熟耕作制,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苎麻、芝麻为主,江汉平原是全国重要棉产区之一。苎麻产量素居全国之冠。土特产品还有柑桔、桐油、生漆、木耳、山羊板皮、香菇、红茶、老青茶等。淡水养殖业发达,出产鱼、莲、菱、藕、水禽、珍珠。并产名贵的食用鱼—武昌鱼。鄂西山区有面积广大的森林,神农架的冷杉,中国鸽子树珙桐、鄂西南水杉均为世界仅存的名贵树种。矿产资源有铁、铜、磷、石膏、岩盐、石墨、重晶石、大理石、金红石等。近代工业在长江流域各省中发展最早,食品、纺织、钢铁工业均有一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点发展钢铁、机器制造、建材、电力等部门。现已建立大型武汉钢铁联合企业,并在全省形成了以农业机械、运输机械、动力机械、重型机床、铁路车辆制造、汽车制造等部门为主的机械制造工业体系。传统手工业以天门印花布、广济竹器、江陵荆缎、沙市鸭绒被等著名。地处我国南北陆上交通,东西水上运输的主要干线交汇地区,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内河航运以武汉为中心,长江为最大动脉,汉水为第二水运干线。京广线为本省最重要的纵贯铁路,新建的焦枝、枝柳线纵贯西部,号称“第二京广线”。还有襄渝、汉丹、武大、铁灵等线和一些支线。公路已形成以武汉、襄樊、沙市、宜昌、恩施为枢纽的公路网,各县及大部分乡镇均通汽车。航空以武汉为中心,通往北京、上海、成都、南京、合肥、郑州等地。有武汉大学、武汉地质学院等高等院校50余所及科研机构400多个,大巴山东段神农架森林茂密,有多种珍贵药材,设有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武当山为我国道教名山,风景优美。此外还有黄鹤楼、东湖风景区。古琴台、归元禅寺、五祖寺、东坡赤壁、荆州古城,三国赤壁、纪南城、玉泉寺等名胜古迹。

☚ 河南省   湖南省 ☛
湖北省

湖北省

简称鄂。省会武汉市。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地处洞庭湖之北而得名。辖4地区、1自治州、11地级市、25县级市、39县、2自治县、1林区(1998年底)。《禹贡》谓此地古属荆州。西周为楚国及随、黄、郧等小国地。战国属楚。汉置江夏、南郡二郡。三国时分属吴、魏。晋为荆州。唐分属淮南、山南道。宋置荆湖北路及京西路。元大部属湖广行中书省。明置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析置湖北省,沿用至今。地势西高东低,鄂西大巴山、大神农架群峰均在海拔1000米以上,东南部江汉平原,多湖泊,有“千湖之省”之称。旅游资源丰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武汉东湖、武当山、大洪山、隆中、九宫山,以及渝鄂之间的三峡。国家森林公园有九峰、清江、潜山、危水、大别山、鹿门寺等14处。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有长江天鹅洲、长江新螺段白暨(鳍)豚自然保护区、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等4处。其中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武汉、江陵、襄樊、随州、钟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楚纪南故城、武当山金殿、李自成墓、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29处。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伯牙琴台、黄鹤楼、屈原故里、鹦鹉洲、三游洞、东坡赤壁、诸葛亮故居、昭君故里等也是名闻遐迩的游览胜地。湖北是古楚文化发源地。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楚国在吸收中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楚文化。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创作,标志着楚文学已达到当时世界高峰。大批出土文物表明,楚国拥有发达的采矿、冶金、铸铜等手工业;有技艺高超的木漆器手工业和发达的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楚铜器器身浑厚,纹饰风格豪放,造型也有别于中原。楚墓随葬品有大量成套的铜编钟、木漆器、郢爰金币,均为中原所少见。江陵纪南战国楚墓女尸、提花织锦、皮鼓和随州擂鼓墩战国曾侯乙墓编钟等,均属世界罕见珍贵文物。宜昌杨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发现的象形文字,比商代殷墟甲骨文早2000多年,使我国文字起源历史推到6000年前。古老的荆楚文化培育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如楚庄王、屈原、宋玉、王昭君、汉光武帝、王逸、孟浩然、陆羽、皮日休、宋祁、李时珍、袁宏道、钟惺、谭元春、刘侗等。湖北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曾举行过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二七”大罢工等。因有长江横贯全省,自古为巴蜀、吴越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原与岭南来往必经之地,故省会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腹地水陆交通的中心,空运也占重要位置,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为万里长江第一桥,使京汉、粤汉联为纵贯南北的京广线。毛泽东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之咏。1988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使上游水位提高,江面拓宽,三峡之旅更为安全舒适。工艺品有武汉仿古编钟、绿松石雕、牙雕,荆江仿古漆器等。美食品有武昌鱼、黄鹤楼酒、咸宁桂花、孝感麻糖、鄂城东坡饼等。

☚ 宋河粮液   湖北 ☛

湖北省

简称“鄂”。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旧以洞庭湖以北得名。春秋时为楚国地,唐属山南道,清置湖北省。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185万(1988年)。地势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为山地和丘陵环绕,中南部为低湿平原。长江横贯东西,江汉平原湖泊众多,有“千湖之省”之称,属亚热带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农业发达,盛产稻、小麦、玉米、薯类、棉花、黄麻、茶叶、油桐、生漆、柑桔等。是著名淡水鱼产区。铁、铜、磷、岩盐、石膏、煤等矿产丰富。解放后,轻重工业发展迅速,其中钢铁、汽车、电力、机械、化学、纺织、水泥等最为重要。著名葛洲坝电站已建成发电。京广、焦枝、汉丹和长江、汉水构成本省交通网络。省会武汉。主要城市还有黄石、宜昌、沙市、襄樊、十堰等。

湖北省

湖北省

简称鄂。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北部。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地;秦时大部属南郡,西部属汉中、黔中等郡;汉时属荆州,以汉江为界,西部为南郡,东部为江夏郡;西晋置荆、郢二州,襄阳属雍州;北宋置荆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元长江北属河南省,长江南属湖广行省;明改湖广布政使司;清湖广分治,以洞庭为界,南为湖南,北为湖北。湖北省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人口5500万,有汉、土家、苗、回、满、蒙古等民族。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个地区、9个地级市、24个县级市、44个县、1个林区。省会武汉市。地势西高东低。鄂西有巫山、大巴山,神农架,神农顶海拔3105米,号称“华中屋脊”;北部为桐柏山、大别山,西南武陵山,东南幕阜山,中部为平原。除东北部少数地域属淮河水系外,均为长江流域。长江干流流经省内1061公里;汉水由陕入境,3/4在省内,于武汉注入长江;此外尚有清江、沮漳河、涢水等条河流汇入。过境水量年均为6340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资源居全国第4位。大小湖泊300多个,洪湖、梁子湖水面均在200平方公里以上。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800—1600毫米,夏热冬寒,适宜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居全国第6位,棉花产量居全国第4位,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3位。麻、茶、果、药、禽蛋、肉类等在全国也占有较高地位,是我国农副产品重要生产和输出基地。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为全国选定的8片农业综合开发区之一,面积、人口、耕地分别占全省51%、63%、71.2%,提供商品粮、棉分别占全省的85%和95%。森林覆盖率23.5%,木材蓄积量9000万立方米以上;神农架森林覆盖率70%,绿色宝库已列入联合国“人与自然圈”成员单位;鄂西山地还有水杉、银杏、珙桐等珍稀树种。已探明矿藏有77种,磷矿储量30.53亿吨,居全国首位;盐卤资源2895亿吨,居全国第2位;铁矿储量22.35亿吨,居全国第6位。其他如石膏、铜、金、汞等亦占一定地位。武汉为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经多年建设,已形成钢铁、汽车、机械、电力、化工、轻纺、建材、食品等综合工业体系。生产力布局已延伸展开。作为特大城市的武汉,除了是全省经济、贸易、科教中心和交通枢纽外,以武钢为核心与黄石、鄂州市组成以冶金、机械、纺织、建材、石化为主体的综合性鄂东经济区。十堰、襄樊市以汽车、轻纺、电子为主体构成鄂西北经济区。位于西陵峡口的宜昌市,既是葛洲坝水利枢纽所在地,又是举世闻名三峡工程的所在地,与江汉平原明珠——荆沙市,新兴石油化工城——荆门市等组成以电力、石化、轻纺为主体的鄂中西部经济区。呈“三角形”三个经济区的成长,推动了全省经济的纵横交会相对发展。长江、汉江为内河水运干线,水深1米以上,航道长4727公里,半数以上县市通航。武汉为全国大河港之一,有直达江海及国外的货运航线;武穴、黄石、沙市、宜昌、枝城、巴东、襄樊均为重要河港。境内京广线贯通南北,汉丹、襄渝、焦枝、枝柳及武大等铁路,营运里程1941公里。京九线又使大别山区和长江连接起来。公路通车里程4.81万公里,所有乡镇均通汽车。武汉机场航线可通往全国大城市及香港,水陆空立体综合运输网形成。全省高校53所,多数集中在武汉,数量居全国第4位。科研人员60万,其中自然科学及技术人员37万,居全国第3位。湖北为楚文化发源地,有纪南城遗址,秭归为屈原故里。武汉、荆沙、襄樊均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武汉东湖、大洪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黄鹤楼、蒲圻赤壁、黄州东坡赤壁、隆中诸葛亮故居、当阳玉泉寺及铁塔等名胜古迹众多。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八七会议旧址、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红安黄麻起义烈士陵园等,均为纪念游览胜地。

☚ 云南省   湖南省 ☛
000011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