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河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河口

位于渤海西南部的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的黄河入海处。

系弱潮、多沙、摆荡频繁、强堆积性的扇形三角洲河口。根据河床演变特性,可分为河口段、三角洲和滨海区三个部分。

河口段系指周期性溯源堆积和溯源冲刷影响显著的河段,以改道顶点宁海(垦利县)为上界,下至口门,长约80千米;三角洲系指以宁海为顶点,前沿北起套儿河,南至南旺河,岸线长约180千米,面积5400平方千米;滨海区系指毗连三角洲的弧形浅海区域,北临渤海湾,东连莱州湾。黄河河口的基本特点是水少、沙多、潮弱、河道摆动频繁,三角洲向海延伸迅速。

河口利津站的最大流量10400米3/秒,平均流量1400米3/秒。多年平均含沙量25.3千克/米3,最大含沙量达222千克/米3,年平均输沙量为11×108吨。

在世界上,仅次于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居第二位。黄河口滨海区的潮波,具有较典型的驻波性质,神仙沟口接近潮波节点处,潮差最小,仅0.4米。由此向两侧逐渐增大,套儿河口、小清河口的潮差为1.6-2.0米。潮流速在神仙沟以北潮波节点处最强,最大流速可达1.2米/秒以上,并向湾顶递减。潮汐性质基本上为不正规半日潮,在神仙沟附近岸段为不正规日潮。潮流界在口门附近,潮区界一般不超过30千米,洪水季节河口内无涨潮流现象,而径流影响可远达口门以外。

滨海区的含盐度一般在27以下,咸水对口门以上河段无明显影响。黄河来沙约有24%淤积在三角洲洲面上及河口河槽内,使利津地区上下河段平均每年淤高6.3厘米;还有40%淤积在三角洲滨海前沿,平均每年造陆50平方千米,30余千米宽的岸线平均每年向海延伸1.5千米,河口沙嘴平均每年延伸约3000米,造陆速度之快为世所罕见;其余36%输往三角洲两侧沿岸和深海。黄河口的演变过程表现为淤积-延伸-改道。入海水道平均每8-10年改道一次。完成一次流路横扫三角洲的演变周期历时约半个世纪。黄河口口门宽浅,支汊纵横,在口门附近有拦门沙坝堆积,其纵向长度约数十千米,低潮时沙坝水深不足1米。

沙嘴两侧发育浮泥,厚度1-5米不等,当地称“烂泥湾”。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蕴藏著丰富的油气资源,著名的胜利油田就坐落在这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