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果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果茄

【名称出处】:《中国植物志》

【概况】:

异名 大苦果、野茄果(云南)、刺天果(四川)、黄水茄、黄天茄(福建)、大苦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基源 为茄科茄属植物黄果茄的根、叶和果。

原植物 黄果茄Solanum xanthocarpum Schrad.et Wendl.。茄属植物全世界约2000种,中国39种14变种。

形态 直立或匍匐草本,高50~70cm,全株被星状毛和细长针状皮刺。

叶互生,叶柄长2~3.5cm,叶片卵状矩圆形,长4~6cm,宽3~4.5cm,羽状深裂,裂片5~9枚,边缘波状,叶端尖或钝,叶基近心形,偏斜。聚伞花序腋外生,有花3~5朵,花萼钟状,径约1cm,花冠蓝紫色,辐状,径2.5cm,5裂,雄蕊5枚,雌蕊子房卵圆形,花柱长1cm,柱头截形。浆果球形,径1~2cm,初时绿色,具深绿色条纹,熟时淡黄色,种子肾形,扁平。花期冬至夏季,果熟期夏季。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724页.图540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25~880m干旱河谷沙滩,广布于热带亚洲、大洋洲和非洲;中国产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云南等省。。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根;秋、冬季采果实;洗净,晒干或鲜用。

【化学】:

含澳洲茄碱(Solasonine)、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刺茄碱(Sola surine)、澳洲茄胺(Solasodine)、β-谷甾醇半乳糖甙(Galacloside β-sitosterol)、咖啡酸甲酯(Methyl caffeate)、咖啡酸(Caffeic acid)[1]。果含澳洲茄胺[2~4]

参考文献 [1] J Chem Soc Pak 1983;5(2):99(CA 1983;99: 155250z) [2] CA 1986;105:102406r [3] CA 1989;110:218886e(Indian Drugs 1989;26(6):295) [4] CA 1994;120:279971g

【药性】:

性味 苦、辛,温。

功效 清热利湿,消瘀止痛。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睾丸炎,牙痛,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炖鸡。外用:擦患处或研末撒。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治牙痛:黄果茄干根15g。水煎服或煎浓汤漱口。”
❷ 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治头部发疮:黄果茄鲜果,切成两半,擦患处。”
❸ 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拔脓头:黄果茄子,置新瓦上焙干,研末撒患处。”

食疗 ❶ 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治睾丸炎:黄果茄根7株,马鞭草根5株,灯笼草根7株,合猪腰子炖服;合青壳鸭蛋炖服亦可。”
❷ 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治手足麻痹,风湿性关节炎:黄果茄鲜根60~90g,炖母鸡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