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杂糅,文章烂兮。
【集校】: 洪兴祖: 黄杂糅,文章烂兮。 校语:糅,一作揉。 朱熹: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黄省曾、朱多煃、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汪瑗:同朱本。 姜亮夫:揉乃矫揉本字,屈申木也;字又作糅,至杂糅之糅,则本作 ,襍饭也;字亦作糅,屈赋他篇亦作糅,则一本 也。 。【集释】: 王逸:言橘 ,其实黄,杂糅俱盛,烂然而明。 言己敏达道德,亦烂然有文章也。 洪兴祖:橘实初 ,旣熟则黄。 若以 爲叶,则上文已言緑叶矣。 朱熹:烂,叶卢干反。 青,未熟时;黄,已熟时也。先后杂糅,文章烂然也。 汪瑗:杂糅,犹言参错,谓果色之或青或黄,先后生熟之不同也。文章,谓青黄之色相间杂而成文章也。《易》曰:“物相杂故曰文。”又曰:“故易六位而成章。”此青黄杂糅之所以爲文章也。烂,光辉鲜明貌。 上一句言枝棘,下三句言果实。 陈第:烂,平声。 先 后黄,烂然文采。 黄文焕:在外则 黄呈采,备文章之美。 王夫之: 黄杂糅者,当橘熟时,或 或黄,相杂陆离。喻德之有实,备诸衆美。 烂,文盛貌。 林云铭:又就果再分言其皮,未熟者 ,已熟者黄,相间而文章灿然可观,犹原之娴于辞令。 蒋骥:文章,喻实德之发于 。 奚禄诒:烂,叶阑。 青果黄,外茂而内明,烂然文彩。喻己明能新德,文能经邦也。 胡文英:或青或黄,有类文章之外著。 刘梦鹏:杂糅,不一色也。 陈本礼:文章灿烂,喻德之发于外者。 胡濬源:圆果 黄以比君子内有嘉实,而外有文采也。 文怀沙:文章,文采色调的意思。烂,灿烂。 (《屈原集》注) 姜亮夫:此言橘枝重纍,又有利刺,其圆果则抟然,生熟同生,青黄杂糅,文彩章明而烂然也。 马茂元:文章,犹言文采,指橘子的顔色。 杨胤宗:繁柯密叶之闲,见橘实盈枝,或若金铸,或若翠镶, 黄交映,似文章斐然也。 夫橘处荒山空谷,朝沐晞阳,夕濯寒雨,虽芬芳自媚,而人罕知焉。原感己好脩爲恒,文章焕炳,仕无道之邦, 见弃逐,今则抱痛含恨,独弔影于空山也。 蒋天枢:烂,灿烂鲜明貌。 旣有刺棘,又釆色斑烂。 王泗原:烂,明。 《诗·郑女曰鸡鸣》:“明星有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