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川连。 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及其同属数种植物的根茎。 主产于四川。苦,寒。入心、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❶ 治热病烦躁,神昏谵语;湿热内蕴,痞满,呕逆,泻痢;心火亢盛的心烦、失眠,吐血,衄血,痈疖疮毒。 内服:煎汤,1.5~4.5克;研末服,每次0.9~1.5克,日服二、三次。 ❷ 研末撒湿疹及烫伤。本品含小檗碱、甲基黄连碱等。黄连生药受热愈高,则小檗碱含量愈低。 体外试验:黄连或小檗碱对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史氏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志贺氏及福氏痢疾、肺炎、百日咳、鼠疫等杆菌亦有效;对变形、大肠、伤寒等杆菌则作用较差:对宋内氏痢疾、副伤寒、绿脓等杆菌则几无作用。对病毒、真菌、钩端螺旋体、阿米巴原虫、滴虫等也有抑制作用。单用易产生抗药性,宜复方用。小檗碱口服后血浓度不易维持。毒性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