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又名《素问吴注》。 医经类著作。明吴昆(1551-1620)撰。 二十四卷。昆字山甫,别号鹤皋,歙县(今属安徽)人。家富医书,认真研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曾到江浙等地求师,并在宣城一带行医,颇负盛名。撰有《医方考》、《脉语》、《十三科证治》等。理论上遵崇《内经》,治疗上主张针药并用。他以王冰的二十四卷本为底本,对《素问》七十九篇(原缺“刺法论”、“本病论”二篇)逐篇分段注释,注文朴实简明,说理透彻,结合临床实际,补前人所未备。 如注释《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的“三焦者,决渎之官”说:“决,开也。渎,水道也。上焦不治,水滥高原;中焦不治,水停中脘;下焦不治,水蓄膀胱。 故三焦气治,则为开决沟渎之官,水道无泛滥停蓄之患矣。”结合临床注释“三焦决渎”的生理作用,便于读者理解经文,实为可取。但于经文颠倒不顺处有所改纂。 故汪昂认为:“《素问吴注》,间有阐发,补前注所未备;然多改经文,亦觉嫌于轻擅。”有万历二十二年(1594)刻本、三十七年刻本,一九八四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