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土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土汤 【方源】: 《金匮》卷中。 【异名】: 伏龙肝汤(《三因》卷九)、伏龙肝散(《脉因症治》卷上)、黄土散(《何氏济生论》卷二)。 【组成】: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功用】: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❶ 《温病条辨》:健脾渗湿,保肝肾之阴。 【主治】: 脾虚阳衰,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黯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 ❶ 《金匮》:下血,先便后血,此为远血;亦主吐血,衄血。 【方论选录】: ❶ 《金匮玉函经二注》:欲崇土以求类,莫如黄土,黄者,土之正色,更以火烧之,火乃土之母,其得母燥而不湿,血就温化,则所积者消,所溢者止;阿胶益血,以牛是土畜,亦是取物类;地黄补血,取其象类;甘草、白术养血补胃和平,取其味类;甘草缓附子之热,使不潜上。是方之药,不惟治远血而已,亦可治久吐血,胃虚脉迟细者,增减用之。盖胃之阳不化者,非附子之善走,不能通诸经脉,散血积也;脾之阴不理者,非黄芩之苦,不能坚其阴以固其血之走也;黄芩又制黄土、附子之热,不令其过,故以二药为使。 【临证举例】: ❶ 便血 《吴鞠通医案》:福,二十四岁。病后冰振水果不能戒,粪后便血如注,与《金匮》黄土汤。每剂黄土用一斤,附子用八钱。服至三十余剂,而血始止。《蒲辅周医案》:苗某某,女,58岁。大便后流鲜血,或无大便亦流大量鲜血。每次流血量约1至2茶碗之多,每日2至3次,已二十余日。两少腹有隐痛,自觉头晕心慌,气短自汗,脸肿,饮食尚可;素有失眠及关节疼痛,月经已停止二年。脉沉数,舌微淡无苔。以黄土汤加味:熟地一两,白术六钱,炙甘草六钱,黑附子三钱,黄芩二钱,阿胶五钱,侧柏叶(炒)三钱,黄土二两。用开水泡黄土,澄清取水煎,服二剂。复诊时已有好转,仍有心跳气短,已无头晕及自汗出,饮食尚可,眠佳,舌无苔,脉仍沉数。原方再服三剂,便血已很少,以益气滋阴补血以资善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