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麦瓶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麦瓶草 【名称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 净瓶、香炉草(四川),梅花瓶(陕西),灯笼草(江苏)。 基源 为石竹科麦瓶草属植物麦瓶草的全草。麦瓶草属又称蝇子草属全世界约400种;中国约45种,仅数种入药。 原植物 麦瓶草Silene conoidea L.,又名米瓦罐(《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 历史 净瓶之名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谓:“细茎长叶如石竹,开五瓣粉紫花如洋长春;而花跗如小瓶甚长,故名。”所述及图均似本种,而未记其药用。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5~60cm,全株有腺毛。 主根细长,有细支根。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 叶对生,基生叶匙形,茎生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5~8cm,宽5~10mm。 花两性,聚伞花序著生于叶腋和顶生的分枝上,组成圆锥花序,有少数花;萼筒长2~3cm,在开花时呈筒状,在果时下部膨大而呈卵形,顶端5裂,裂片钻状披针形,长约为萼筒的1/3,有近30条显著的脉;花瓣5,倒卵形,粉红色,喉部有2鳞片;雄蕊10;花柱3。蒴果卵形,有光泽,有宿存萼,中部以上变细;种子多数,肾形,有成行的瘤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5~6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641页.图1282) 生境与分布 生于麦田中或荒地上,分布于中国西北、华北和江苏、湖北、云南。欧洲、非洲和亚洲其它地区也有分布。 。 【生药】: 采集 2~3月割取全草,晒干。 鉴别 种子肾形而厚,直径1mm,厚约0.6mm,表面灰棕色,中部有一凹沟。在扩大镜下观察,可见表面有小点状突起,呈偏心性圆圈状整齐排列,种脐明显。 子叶两片,弯曲呈环状,胚乳白色,粉性。 贮藏 贮干燥处。 。【药性】:性味 甘、微苦,凉。 《陕西中草药》:“淡、微苦,凉。” 功效 养阴,和血。 主治 虚劳咳嗽,咯血,衄血,月经不调。 ❶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养阴除热。治虚弱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临床应用】:食疗 ❶ 《重庆草药》:“治妇女干血痨,有内热骨蒸者:麦瓶草30~90g,炖子母鸡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