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骨
中药名。 见《本草纲目》。为鹰科动物苍鹰Accipiter gentilis schvedowi(Menzbier)的骨骼。体长约50厘米。 嘴黑,基部带暗蓝色,蜡膜黄绿色。虹膜金黄色。前额以至后颈为暗石板灰色。 羽基白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纹,羽轴黑色;耳羽黑;肩、背、腰及尾上覆羽均石板灰色,肩羽和尾上覆羽有白色横斑;飞羽暗灰褐色,并有黑褐色的横斑,内翈杂有灰白色的块斑,尾羽灰褐,具宽阔的黑褐色横斑,端缘灰白。下体灰白,喉有黑褐色细纹,胸、腹、两胁与覆腿羽均杂以黑褐色横斑,羽轴均为黑褐色;肛周及尾下覆羽白色,有稀少褐色横斑。 脚绿黄,爪锐利,黑色。 繁殖在我国东北北部;河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处为旅鸟和冬候鸟。味辛咸,性温。续筋骨,祛风湿。 治损伤骨折,筋骨疼痛。内服:酥炙烧存性,6~9克酒调服;或浸酒饮。治伤损,接骨:鹰骨烧灰,每服6克,酒服,随病上,下,食前、食后服(《本草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