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鳞果变豆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鳞果变豆菜 【概况】: 基源 为伞形科变豆菜属植物鳞果变豆菜的全草。 原植物 鳞果变豆菜Sanicula hacquetioides Franch. 形态 草本;植株高5~30cm。根状茎短,侧根纤细。茎直立,不分枝。基生叶柄长3~22cm,基部有透明的膜质鞘;叶圆形或心状圆形,长1~3.5cm,宽2~7cm,掌状3深裂,中间裂片宽倒卵形,基部楔形,顶端截平或略带圆形,3浅裂,侧面裂片菱状倒卵形,2浅裂至深裂,所有裂片的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不分枝;总苞片2~3,叶状,对生,3深裂,裂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边缘有少数锯齿;伞幅3~4,近等长;小总苞片约10,披针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0~15;雄花9~14;萼齿宽卵形,顶端突尖;花瓣白色、灰白色或淡粉红色,倒卵形,基部狭窄如柄,顶端向内深凹,呈耳廓状;两性花通常1~3,无柄;萼齿和花瓣的形状同雄花;花柱向外反曲。果实宽卵形或圆球形,长2~2.5mm,宽2.5~3mm,表面为鳞片状和瘤状突起,下部有时全缘或呈瘤状突起,上部很少延伸成短尾状,但决不成皮刺;分生果横剖面长椭圆状披针形,胚乳腹面平直;油管不明显。花果期5~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41页,图版1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650~3800m空旷草地,山坡路旁,林下及河沟边草丛中。 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药性】:性味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全草:甘、辛,温。” 功效 散寒止咳,活血通经。 主治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用于风寒咳嗽,顿咳,月经不调,经闭,腰痛,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贵州中草药名录》:“治风寒感冒、扁桃腺炎、百日咳、乳痈、膀胱结石:鳞果变豆菜全草适量,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