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高启 【生卒】:1336—1374 【介绍】: 中国明代著名诗人。 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 少有才名,博学工诗,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时人称“吴中四杰”。明洪武初年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受太祖朱元璋赏识,复命教授诸王,与修《元史》。高启性孤高耿介,不羡功名利禄,太祖拟擢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受,归乡授书自给,遂为太祖疑忌。洪武七年(1374)因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旧宫殿基址修府治案牵连,被斩于南京,时年仅39岁。高启诗成就明代最高。其诗众体兼长,乐府诗能一定程度地反映当时现实。《牧牛词》、《捕鱼词》、《养蚕词》、《采茶词》、《田家行》等描写了农民的劳动情景,反映了人民的疾苦。 其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述志感怀,才气豪健,笔调沉雄悲壮。《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抒写怀古之思,表达对江山统一的喜悦,酣畅淋漓,更是明诗中难得的诗篇。 高启才思俊逸,又善于摹拟取法古诗,“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故其诗体制风格丰富多样,或崇尚写实,入细刻画;或讲究含蓄,体现韵味;或尽情倾吐,务求畅达,可谓众体兼备,惜卒于盛年,竟未能自成一家。高启是明代最杰出的诗人,有明代诗人之冠之誉,其诗对明代诗歌有较大影响。因时代和阶级所限,高启思想亦较为复杂,其述志感怀、应酬赠答及游山玩景之作,时杂有感沐皇恩、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其作品较多,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附词集《扣舷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