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克思和世界文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克思和世界文学 英国文学批评家希格伯特·萨尔蒙·柏拉威尔(Siegbert Salmon Prawer,1925- )著。 中译本由梅绍武等据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译出,三联书店1980年出版。柏拉威尔早年就读于剑桥耶稣学院和基督学院。 1964年起先后任伦敦大学韦斯费尔德学院德语教授、牛津大学日尔曼语文系泰勒讲座教授、牛津大学女王学院研究员。 1973年获歌德奖章。 主要著作有《德国抒情诗》(1952)、《海涅:悲剧性的讽刺作家》(1962)等。《马克思和世界文学》按年代顺序详尽地探讨分析马克思与文学的关系,1976年出版。全书13章:(1)普罗米修斯;(2)第欧根尼的灯笼;(3)夏洛克、泰门、靡非斯托斐勒司;(4)巴黎的秘密;(5)实践和意识形态;(6)从《粗俗的人》到《杨·瑞日卡》;(7)世界文学和阶级冲突;(8)俾克史涅夫、克勒维尔和克拉普林斯基的王国;(9)历史的悲剧;(10)演说家和文化英雄;(11)模式和隐喻;(12)《资本论》;(13)啃书本。柏格威尔在阅读了马克思发表和未发表的全部著作,包括那卷帙浩繁的书信集后,悉心整理阐述了马克思在他一生各个阶段所发表的有关文学的言论,详细分析了马克思如何把自己阅读过的小说、诗歌和剧本的丰富知识运用到自己著作中去,阐明了马克思的文艺和美学观点。 该书出版后在西方社会获得好评,1977年获英国艾萨克·道切尔纪念奖。中译本还附录有牛津大学希腊文教授休·劳埃德-琼斯所写的书评《马克思读过的书》,该文原载《泰晤士报文学增刊》1977年2月4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