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飞来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飞来鹤 【概况】: 异名 奶浆藤(《天宝本草》),牛皮冻、野红苕(《常用草药治疗手册》),耳叶牛皮消(《中国药用植物志》)。 基源 为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牛皮消的茎叶。鹅绒藤属全世界约200种;中国约53种,12变种。 原植物 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C.boudieri Lévl.et Vant.;Endotropis auriculata Decne.;Vincetoxicum auriculatumO.Kuntze),又名老牛瓢、七股莲(江苏)。 历史 飞来鹤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曰:“飞来鹤生江西庐山。茎叶似旋花,惟叶纹深紫,嫩根红润,小如箸头,与他种异。”从记述的产地、植物形态及所附插图来看与现今应用的飞来鹤一致。 形态 蔓性半灌木。宿根肥厚,呈块状。茎圆形,被微柔毛。叶对生,膜质,被微毛,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4~12cm,宽4~10cm,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 聚伞花序伞房状,著花30朵;花萼裂片卵状长圆形;花冠白色,辐状,裂片反折,内面具疏柔毛;副花冠浅杯状,裂片椭圆形,肉质,钝头.在每裂片内面的中部有1个三角形舌状鳞片;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柱头圆锥状,顶端2裂蓇葖双生,披针形,长约8cm,直径约1cm。种子卵状椭圆形;种毛白色绢质。 花期6~9月,果期7~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473页.图4899) 生境与分布 生于低海拔的沿海地区至3500m的山坡林缘及路旁灌丛中或河流、水沟边潮湿地。分布于中国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 。【生药】:栽培 对土壤要求不严,宜在深厚、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种。 用种子繁殖,于3~4月播种育苗或直播,按行距33cm开播幅10cm宽的条沟,深3~4cm,条播。播时需用细土或草木灰拌匀后撒入,覆上细土,每亩用种子量1kg。 出苗后,勤除杂草,在春和秋季各施人畜粪水或尿素1次。培育1年,于秋末或早春移栽。按行株距各约33cm穴栽,每穴栽苗1~2株,深7cm左右,栽后覆土。亦可于秋末、冬初,结合挖收,选留根头作种,进行根头繁殖,栽于大田。 栽后,每年须结合中耕除草,追肥1~2次,当藤茎长33cm以上时,需设支柱,引藤上柱,以利缠绕生长。 采集 6~8月采收,晒干。 药材产于江苏、江西等地。 鉴别 茎叶全体淡黄褐色。 茎细而长,圆柱形,具多数细纵线,中空;质脆易折断,横断面黄白色,纤维状,皮部与木部脱离,木部组织疏松,有多数小孔,中心为孔洞。叶多皱缩,绿褐色,质薄而脆。 味甘、微辛。以干燥、无杂质,颜色淡绿者为佳。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蛀,宜勤翻晒。 。【化学】: 含甾体酯型甙元:加加明(Gagamine)、告达庭(Caudatin)、凯底甙元(Kidjoranin)、萝藦甙元(Metaplexigenin)、及白首乌二苯酮(1)[1,2]。 参考文献 [1]药学学报 1988;23(4)∶276 [2]云南植物研究 1989;11(3)∶358 【药性】: 性味 甘、微辛,温。 功效 下乳。 主治 乳汁不通,瘰疬,毒蛇咬伤。 ❶ 《天宝本草》:“下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❶ 配淫羊藿等,治男子阳痿。 ❷ 配仙茅、白花蛇舌草等,治毒蛇咬伤。 方选和验方 ❶ 《安徽中草药》:“治五步蛇咬伤:飞来鹤15g,仙茅9g,白花蛇舌草30g,杜衡3g,汉防己、八角莲各9g,石胡荽15g。水煎服,重症日服2剂。 ” ” ” 食疗 ❶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小儿腹中痞块;飞来鹤30g,水煎加白糖当茶喝,每日3~5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