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气和中汤
【方源】: 《卫生宝鉴》卷九。 【异名】: 升气和中汤(《医统》卷五十三)、调中益气汤(《便览》卷一)。 【组成】: 黄耆一钱半 人参一钱 甘草(炙)七分 白术 陈皮 当归 白芍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细辛 蔓荆子 川芎各二分 【用法】: 上 咀,作一服。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温服。一服减半,再服全愈。 【主治】: 气虚头痛。 ❶ 《卫生宝鉴》:阳虚头痛,恶风寒,气短弱而不喜食。 ❷ 《玉机微义》:年高气弱,清气不能上升,头面昏闷,脉弱弦细而微。 ❸ 《便览》:气血双虚头痛。 【方论选录】: 《卫生宝鉴》:以黄耆甘温补卫实表为君。人参甘温、当归辛温补血气,白芍酸寒收卫气而为臣。白术、陈皮、炙甘草苦甘温,养胃气,生发阳气,上实皮毛肥腠理为佐。柴胡、升麻苦平,引少阳、阳明之气上升,通百脉灌溉周身者也;川芎、蔓荆子、细辛辛温体轻浮,清利空窍为使也。 【临证举例】: 气虚头痛,杨参谋名德,字仲实,年六十岁,患头痛不可忍,昼夜不得眠。初医作伤寒解之,汗出痛加;复汗,头愈痛。今痛甚不得安卧,恶风寒而不喜饮食,诊甚六脉弦细而微,气短而促,语言而懒。此病年高气弱,清气不能上升头面,故昏闷,本无表邪,因发汗过多,清阳之气愈亏损,不能上荣,亦不得外固,所以头苦痛而恶风寒,气短弱而不喜食,正宜用顺气和中汤。此药升阳而补气,头痛自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