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难 责难
非难fēinàn 责难zénàn 动词。 表示指摘和责问。 “非难”强调认为不正确合理或者不应该如此;多用于否定式。 例如:“既维护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又歌颂了党的伟大和正确,这有什么可以非难的呢?”(《北京文艺》,1979,8);“团支部组织同学们在课余进行维修公物的劳动、用意和效果都好,是无可非难的”。 “责难”强调给以责备,意思比“非难”重,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 例如:“宁宁的气质象个运动场上的裁判,迫不及待地作决定,分是非,帮助人,责难人”(蒋子龙:《悲剧比没有剧好》);“这种心理,实在是应该责难的”(鲁迅:《二心集》);“做永王的幕佐,于理也无不合,也用不著责难”(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