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非言语交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非言语交流 在人际知觉和交流过程中,凭借姿势、表情、目光、环境、实物等非言语形式的信息传递过程。 非言语交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身势学创始人伯德惠斯戴尔估计,两人交往时,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言语交流的方式进行的。艾伯特甚至提出一个公式,两人交流的总信息=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表情。 非言语交流可以修饰、支持、否定,有时甚至可以替代言语交流,表达出言语难以表达出来的思想、态度。 同言语交流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有: 非言语交流的基本形式有: 即以身体动作特征表达出来的信息。如手势、身势、触摸、面部表情等。 伯德惠斯戴尔曾估计,人的面部可作出大约25万种不同的表情。心理学家也都一致认为人的面部表情在2万种以上; 人可以通过实物和环境表达自己的态度,如我国传统的“端茶送客”。文学艺术家们很擅长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人物之间的非言语交流的形式绘出世俗人情的千姿百态,达到言在声外、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