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靖难之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靖难之役 明初,太祖分封诸子为王,授各王以护卫甲士三千至一万九千人不等,北方诸藩多握有重兵。 为防止朝内权臣擅政,太祖又规定诸王有举兵诛讨奸逆,清君侧的权利。洪武三十一年(1398),建文帝即位,惧诸王势强,尾大不掉,与齐泰、黄子澄定议削藩,先后废削周、齐、湘、代、岷五王,并遣使于北平(今北京),监视燕王朱棣。建文元年(1399)朱棣援引祖训,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在北平起兵,称“靖难军”。建文帝遣耿炳文、李景隆等率师北伐,屡战皆败。 四年,燕兵破南京,建文帝自焚于宫中(一说逃亡)。朱棣入城即位,是为成祖,改明年为永乐元年。靖难之役方告结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