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雪见草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雪见草根 【名称出处】:《陕西中药名录》 【概况】: 基源 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荔枝草的根。 原植物 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Br. 余项参见“荔枝草”条。 【生药】: 采集 4~6月采收,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晒干或鲜用。 【化学】: 全草含楔叶泽兰素(Eupafolin,又名荆芥素Nepetin)、泽兰素(Eupatorin)、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高车前甙(Homoplantaginin)[1]、4-羟基苯乳酸(4-Hydroxyphenyllact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假荆芥甙(Nepitrin)[2]、环氧朱唇素(拟)(Epoxysalviacoccin)、朱唇素(拟)(Salviacoccin)[3]、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4]。 附 花含7-甲氧基-5,8,4′-三羟基黄酮(7-Methoxy-5,8,4′-trihydroxyflavone)、儿茶素(Catechin)、4-羟基苯乳酸(4-Hydroxyphenyllacticacid)、4′,5-二羟基-6-甲氧基-7-葡萄糖氧基黄酮[4′,5-Dihydroxy-6-methoxy-7-(glucosyloxy)flavone]、3′,4′,5-三羟基-6-甲氧基-7-葡萄糖氧基黄酮[3′,4′,5-trihydroxy-6-methoxy-7-(glucosyloxy)flavone]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4′,5,7-Trihydroxy-6-methoxy-flavone)、3′,4′,5,7-四羟基-6-甲氧基黄酮(3′,4′,5,7-Tetrahydroxy-6-methoxyflavone)[5]。 参考文献 [1] 生药学杂志(日) 1984;38(2):201 [2] 医药工业 1987;18(8):349 [3] Phytochemistry 1986;25(1):272 [4] CA 1989;111:28635 v [5]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66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辛,性凉。”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消肿。 主治 ❶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肾炎水肿,痈肿;外用治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21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流火(小腿部红肿灼热,腹股沟淋巴结肿,身发寒热):雪见草根21g,马兰根10g,青木香4.5g,丝瓜络10g,薄荷2.4g。水煎服。” ” 单方应用 ❶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无名肿毒,跌打伤痛:雪见草根捣烂,酌加鸡蛋白捣和,敷于患处。如跌打伤痛,便同酒酿糟捣和外敷。” 食疗 ❶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吐血:雪见草根12~30g,猪瘦肉60~120g。同煮汤,口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