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雀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雀翘 【概况】: 异名 去母、更生(《别录》)。 基源 为蓼科蓼属植物箭叶蓼的果实或全草。 原植物 箭叶蓼Polygonum sieboldii Meissn. 历史 《别录》为:“雀翘,生蓝中。叶细黄,茎赤有刺,四月实,实锐,黄中黑。”根据记载似为本种。 形态 一年生蔓性草本,全株无毛,具倒生钩刺。茎细长,长可达1m,常有分枝,具4棱,棱上密具倒生钩刺。 叶片长卵形披针形,长2.5~8cm,宽1~3cm,先端急尖或稍钝,基部深心形或箭形,两侧裂片卵状三角形,两面无毛,下面稍带粉白色,沿中脉具倒钩刺;叶柄短,下部的长可达1.5cm,具1~2列或3~4列倒生钩刺,上部的近无柄;托叶鞘干膜质,长0.5~1.2cm,顶端渐尖,2裂,无缘毛。头状花序顶生,直径0.6~1cm,常2歧分枝;苞片长卵形,长约2.5mm,急尖;花梗很短,不伸出苞片外;花被白色或粉红色,5深裂,裂片长圆形,长约2.5mm;雄蕊8枚,比花被短;花柱3,基部合生。 瘦果球状三棱形,直径2~2.5mm,黑褐色,稍有光泽,包藏在宿存花被内。花果期6~11月。(图见《浙江植物志》.第2卷.170页.图2~230)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可达1000m路边湿地、河岸旁及水沟边。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山东、河北、陕西、辽宁、吉林。 据《浙江植物》记述本种在《台湾植物志》中,作为两歧蓼Polygonum dichotomum Blume的异名,但后者茎倒刺较疏生,叶片基部圆形或戟形,有时具小耳,托叶鞘长1~2.5cm,顶端无2裂,花序头状,2歧,直径约1cm,花长3mm,花梗上疏生腺毛可以区别之。 。【药性】: 性味 ❶ 《别录》:“果实:味咸。” ” 功效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 主治 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 ❶ 《别录》:“果实:主益气,明目。” 用法用量 内服:全草捣烂取汁,每服1小杯(约50ml),日3次。 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雀翘全草捣烂取汁,每服50ml,每日3次。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