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除铁除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除铁除锰 通用的方法有三种:(1)沉淀析出随后过滤;(2)离子交换;(3)使用弥散剂、使铁和锰稳定在悬浮状态、以防止这些金属的沉淀。 1.沉淀析出和过滤 使水通过曝气塔后进入沉淀池使之停留,絮凝,然后过滤,当水中含有FeSO4时,用曝气法是除不掉的,故多采用加石灰的方法予以除去。 铁成为胶状形态的Fe(OH)3或成为有机化合物(腐植酸铁)而存在于水中,籍凝聚剂之助进行沉淀或过滤。 有时为了氧化水中处于还原状态的二阶铁离子,用氯作氧化剂来代替溶解氧,这时的反应如下: 2Fe+1+C12+6H2O→2Fe(OH)3+2C1-十6H+ 在这种情况下,氧化所需氯量是1mg/L的氯对1.6mg/L的Fe+3、所以比氧的用量要多些。但在pH值较低的时候(pH=4.0~5.0),氯与氧相比能在较短时期内进行氧化(表14-1-48)。 表14-1-48 pH值对氯氧化亚铁的影响 接触过滤池是一种使铁、锰氧化和过滤同时进行的设备,其滤料是用含锰的高价氧化物,这种滤料一般是将锰砂(人为地将锰的氧化物附著在砂上),绿砂或人造沸石用硫酸锰,氯化锰与高锰酸钾溶液交替反复处理后所得到的锰沸石等。 其反应式如下: Na2Z+MnSO4→MnZ+Na2SO4 沸石: MnZ+2KMnO4→K2Z·MnO4·Mn2O7 水中的铁与锰沸石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K2Z·MnO·Mn2O7+4Fe(HCO3)2→K2Z+3MnO2+2Fe2O3+8CO2+4H2O 而高锰酸钾进行再生的反应是: MnZ+2KMnO4→K2Z·MnO·Mn2O7 锰砂上附著的MnO(OH)2或MnO2·H2O在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可与水中的锰结合,生成MnO2·MnO,因而丧失氧化能力。在碱性条件下与氧共存时,和锰结合生成MnO2·MnO以后,还能维持氧化能力。 锰沸石在外观上是黑褐色的硬质颗粒,粒度为15~50目,相对密度为1.3,除铁能力是每升锰砂能氧化去除0.9~1.5g的铁。再生时使用0.5~1%的KMnO溶液,用它把沸石层浸泡数小时。 换触过滤池滤床的厚度一般为1m,滤速为5~8m/h,最低反冲洗流速为20m/h,水头损失达5m时,就必须进行反冲洗,再生次数因原水中的含铁量而异,一般是每月3~4次,原水含铁量在10mg/L以下时,用锰沸石除铁是有效的,而2~3mg/L时最佳;当含有较多的CO2时,最好先曝气或加碱提高pH值。采用这一方法时水的pH值不能太低,不能含有H2S。处理完的水含铁量在0.2~0.3mg/L左右。 近年来在除铁除锰技术中,有人使用锻烧的菱镁矿和硅藻土过滤。把煅烧的菱镁矿(变成MgO)和硅藻土投到快速混合池中,接触5~10min,在这期间内Fe++和Mn++与MgO接触而被氧化。如要除锰,则加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然后再通过硅藻土滤池进行净化,这一方法的优点是每次过滤后,清除过滤介质,从而避免了过滤介质上的任何沉淀积累。 2.离子交换法 除铁时用的交换剂,大都是由食盐再生的沸石,磺化煤和离子交换树脂,这一方法仅适用于铁、锰含量较低的情况(小于0.5mg/L),因为铁锰离子的积累,可使交换剂失去交换能力。故单独除铁、除锰很少采用此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