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桃叶
【概况】: 基源 为酢浆草科阳桃属植物阳桃的叶。 原植物 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 余项参见“阳桃”条。 【药性】: 性味 ❶ 《生草药性备要》:“涩,寒。” ❷ 《南宁市药物志》:“苦,寒。” ❸ 《全国中草药汇编》:“酸、涩,凉。” 功效 利小便,散热毒。 主治 小便不利,血热瘙痒,痈肿,疥癣。 ❶ 《生草药性备要》:“利小水。” ❷ 《岭南采药录》:“捣烂敷疮,止痛,散热毒,止血,拔脓,生肌。” ❸ 《陆川本草》:“治血热身痒。” ❹ 《南宁市药物志》:“枝叶:清湿热,利小便,散郁血、治痧气。叶:洗皮肤热毒;” ❺ 《全国中草药汇编》:“枝叶:祛风利湿,消肿止痛。 治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小便不利,产后浮肿,跌打肿痛,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外用:捣敷,捣汁涂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南宁市药物志》:“体质虚寒者忌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跌打肿痛,痈疽肿毒:鲜阳桃叶捣烂,敷患处。” ❷ 《泉州本草》:“治消渴,小便短涩:鲜阳桃叶30g,煎汤代茶服。” ❸ 《泉州本草》:“治痈疽肿毒:鲜阳桃叶捣烂调米泔敷。” ❹ 《泉州本草》:“治顽癣疥疮:鲜阳桃叶煎汤,趁温洗患处。” ❺ 《泉州本草》:“治蜘蛛毒,蛇咬伤:鲜阳桃叶捣烂绞汁,搽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