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亦称“双枝”、“跂行”、“长趫”、“踏跷”。
即今之高跷。兴于春秋。
《列子·说符》:“宋有兰子者……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并趋并驰。”《魏书·采志》:“增修杂伎,造五兵……长趫、缘橦、跳丸、五案,以备百戏。”《南齐书·乐志》:“江左咸康中,罢紫鹿,跂行……等伎。”《旧唐书·音乐志二》:“梁有长蹻伎、掷倒伎、跳剑伎、吞剑伎、今并存。”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舞队”有“踏橇”,“橇”,宋本作“跷”。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