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银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银元 即大型银币的通称。 最初为外采货币,故又称洋钱、番银、花边银或大洋。十五世纪末开始铸于欧洲。 十六世纪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在美洲大量铸造,明代万历年间开始流入中国。清嘉庆以来,随著中外贸易的发展,银元的流入逐渐增多。从道光年间起,东南沿海各省,有不少人仿造银元,当时通称银饼。1889年,清政府正式开始官铸银元,最初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开铸,背面有蟠龙图纹,俗称龙洋,以后各省亦纷纷仿制。 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规定银元为本位币,每枚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九成,即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翌年开工铸造,旋因辛亥革命发生,未正式发行。1912年开铸孙中山半身侧面像的开国纪念币。 1914年铸造“袁头”银元。1933年铸造有帆船图案的“船洋”。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禁止银元流通。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又一度铸造和使用银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