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量出制入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量出制入 亦称“量出为入”。 中国历史上按照国家支出需要来确定收入规模的财政原则。唐朝杨炎在奏行两税法时说:“凡百役之费,一钱一敛,先度之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量出为入财政思想。 当时正值安史战乱之后,国家支出庞大而收入短绌,这一原则的提出与实施,有利于统治者征敛收入。 由于初行《两税法》时简化了税制,给百姓带来一些好处。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提倡“量出为入”,认为私人财政必须量入为出,而公共财政必须量出为入,即根据国家支出的需要来确定财政收入的数额。 从世界财政思想发展史上看,“量出为入”原则产生于“量入为出”原则之后。在中国历史上,这两个相互对立的财政原则常因时因事因人不同而被交替使用。在近代,爱国思想家也提出过这一原则,建议政府投资实业,促进生产发展,以摆脱财政困窘。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