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果
【名称出处】:《广西龙州》 【概况】: 基源 为姜科豆蔻属植物野草果的果实。 原植物 野草果Amomum koenigii J.F.Gmelin 形态 株高1~3m。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0~46cm,宽4~11cm,顶端尾尖,基部楔形,两面光滑无毛;叶舌纸质,浅二裂,顶端钝圆形,无毛,长约6mm;叶鞘有不明显的条纹。 总花梗结果时长30~35cm,被膜质鳞片,鳞片长椭圆状卵形,顶端具短尖头。从下到上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穗状花序长椭圆形,长4~5cm,花序轴被黄色绒毛;苞片长圆形,顶端圆形或微缺,被柔毛,基部较为密集;小苞片管状,急尖;花冠管与萼管近等长,基部密被白色长柔毛,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后方的一枚裂片椭圆形;唇瓣近菱形,顶端二齿裂,瓣柄被白色柔毛;花药线状长椭圆形;药隔附属体三浅裂,顶端近截形,无刺和翅,干后具皱缩纵条纹,暗红色,具宿萼,果梗级短,被褐色柔毛。花期5~7月;果期9~10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6卷,第2分册.115页.图版38∶1~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林下阴湿处,海拔240~1500m;产于中国云南、广西。泰国、印度也有分布。 。【药性】: 功效 祛风,行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