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952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952年

1952年


1月

《文艺报》第1期发表社论《文艺界应展开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剧本》月刊在北京创刊。


3月

《文艺报》第5期发表社论《对资产阶级展开思想斗争是革命的迫切任务》。
苏联颁发1951年斯大林文艺奖金,中国作家获奖的有: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等奖),贺敬之、丁毅的歌剧《白毛女》(二等奖),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三等奖)。


5月

《文艺报》第9至16期展开“关于塑造新英雄人物形象问题的讨论”,在讨论创造英雄人物问题中对文艺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倾向进行批评。


6月

方志敏的遗著《可爱的中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7月

伏契克的《绞索套在脖子上的报告》(刘辽逸译)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李青崖译)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8月

在捷克举行的第七届国际电影节上,故事片《人民的战士》(刘白羽编剧)、《翠岗红旗》(杜谈编剧)等获奖。
《别林斯基选集》(满涛译)由时代出版社出版。


10月

杨朔发表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人民文学》第10期起连载)。
1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地对待祖国的戏曲遗产》。


12月

全国文协召开“胡风文艺思想讨论会”。
左拉的《萌芽》(毕修勺译)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 1951年   1953年 ☛

1952年

1952年


4月

《纪弦诗甲辑》由台北暴风雨社出版。


6月

穆中南在台北创办文艺月刊《文坛》。

☚ 1951年   1952年 ☛

1952年

1952年

张秀亚的散文集《三色堇》由台北重光出版社出版。
余光中的诗集《舟子的悲歌》由台北野风出版社出版。
《纪弦诗乙辑》由台北暴风雨社出版。

☚ 1952年   1953年 ☛

1952年


数学

夏道行于50年代初在单叶函数论的面积原理和偏差定理的研究中得到系统成果,具有较深远的影响。


地学

叶笃正等指出青藏高原在夏季有一个强热源,并研究它对环流的影响,引起国际广泛注意。


物理学

何增禄在浙江大学创建光学专业。


化学

钱人元研究高分子溶液性质,建立起一整套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定方法和仪器设备。


生物学

童第周以文昌鱼为材料,在实验室获人工授精的卵子,改变了国外有人认为文昌鱼不能用人工方法授精的结论。
童第周用实验方法研究文昌鱼卵子的发育规律,为确定文昌鱼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地位提供重要依据,解决了国外对此问题的分歧。
吴友三在加拿大证明,蔗糖液叶饲法虽缺少叶绿素也能产生夏孢子堆。


农学

1952年,始创海带的筏式人工养殖法,使海带养殖摆脱自然繁殖状态,成为海带生产农业化的开端。


医学

兰锡纯成功进行国内首例脾肾静脉吻合术。
杜顺德在国内确诊蚕豆病,引起医务界重视,相继报告发现此病,从而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使死亡率大大降低。
李非白于1952年阐明棘口吸虫的形态和生活史,并以自身感染宫川棘口吸虫成功,首次证明宫川棘口吸虫可以寄生于人体,为人体寄生虫学填补了一项空白。


工程技术

柯俊于1952年~1954年间在英国对钢及合金钢的过热处理后所产生脆化及其他力学性质的变化提出新的见解,得到国际同行称许,并为尔后的实验证实。
程式受华东工业部委托寻求按当时国内条件制造中频发电机的方法,认为可采用一般硅钢制造。后上海首先用一般硅钢制成中频发电机。


其他

刘慎谔在50年代初主张东北林区“采育择伐”,从而改变林区重采轻造的做法,发展了中国的森林生态学,形成以他为首的 “森林经营的生态学派”。
梁树权研究白云山含氟铁矿冶炼时对附近空气、水的影响,是中国环境污染研究的最早工作之一。


1952年


文化

影片《戏王之王》、男主角贾里·古柏、女主角雪莉·布恩、男配角安东尼·奎恩、女配角格露利亚·格雷厄姆分获第25届奥斯卡奖。
欧内斯特·海明威著名作品《老人与海》出版。
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萨谬尔·贝克特发表荒诞派剧本《等待戈多》,次年1月在巴黎上演,获得巨大成功。
2月,斯大林发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7月19日,第1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


政法

波兰和罗马尼亚颁布新宪法,确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1月18日,英军和埃及游击队在塞得港发生冲突。两天后,英军侵占伊斯美利亚。埃及人民举行游行示威,抗议英军暴行。
2月,罗马尼亚开除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主管组织工作的安娜·波克等人党籍,撤销职务。指责他们在清洗“铁托分子”运动中铸成一大批冤案,同时在经济工作中照搬苏联模式,强迫搞农业集体化造成严重后果。罗共第一书记乔治乌·德治认为,这是党的事业前进中的一个里程碑。
2月,土耳其、希腊被接纳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
2月28日,《美日行政协定》在东京签字。协定规定美国可在日本国内任何地方设置陆海空军事基地。
3月4日,日本政府决定,解除前首相冈田等452名战犯的整肃。3月24日决定,解除甲级战犯重光葵等人的整肃。4月1日又决定,解除重要侵华战犯冈村宁次等1 194人的整肃。
5月26日,美、英、法在波恩签订条约,同意给予德国平等权利,但须在次日签订的《巴黎条约》实施后生效。
5月27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在巴黎签订欧洲防务集团条约(通称《巴黎条约》)。
5月31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封锁东、西柏林分界线。
6月9日,日本和印度签订《日印和平条约》。
7月23日,埃及陆军总参谋长纳吉布少将控制政府和军队,废黜法鲁克一世。这次“七月革命”后,阿拉伯民族主义掀起高潮。
10月2日,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37个国家,378位代表和列席代表。会议决定建立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
10月5日,联共(布)第19次代表大会,决定改名为苏联共产党。
10月20日,肯尼亚爆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人民起义,遭到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8 500人被捕。
10月22日,在英国正式拒绝伊朗首相摩萨台提出的解决石油争端的条件后,伊朗宣布断绝同英国的外交关系。
11月2日,南共召开六大,决定改名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放弃和否定苏共式缺乏党内民主、垄断权力的党的模式,并同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及其实践“共产主义者同盟” 保持一致。通过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章程》,南共不再是政权因素,而是思想政治指导因素。
11月26日,中东和北非各国和平大会在贝鲁特举行。
12月12日,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在维也纳举行。
法国阿尔贝·施青泽获诺贝尔和平奖。


经济

11月2日,南斯拉夫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宣布取消合作化方针,在农村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上放弃苏联模式。次年3月28日,政府颁布《关于农民劳动合作社的财产关系和改组的决定》,从而完成农村政策的转变。经济中消除征购制度,主要通过市场建立社会主义大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与整个新的商品生产的经济制度相协调。
美国对外援助至是年已达近380亿美元,其中265亿为赠送,115亿贷款;335亿用于经济,45亿用于军事;分在欧洲290亿,亚洲70亿。


军事

英国制成原子弹。
10月14日,朝鲜战场上的美军企图从中国人民志愿军防线中打开缺口,集中火力夺取上甘岭,以分割志愿军的整个防御体系,使志愿军后撤。中国人民志愿军顽强抗御,共歼敌2.5万余人。


其他

12月,伦敦出现毒雾,几天内出现大批呼吸道病人,共死亡3 900人。此为大气环境污染造成之恶果。


1952年


文化

政务院作出《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后,全国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
4月1日,毛泽东《矛盾论》公开发表。全国掀起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两论”的高潮。
4月10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出版发行。
4月23日,祁建华创“速成识字法”。
5月29日,政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调派机关、部队干部进高校学习。
6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在全军开展大规模文化教育活动。
7月1日,“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8月17日,周恩来访问苏联,10月后发表谈判公报。
8月29日,教育部颁布《各级中等技术教育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规定全国中等技术教育委员会由教育部及重工业部20个有关单位代表组成。
9月1日,翦伯赞发表《关于历史人物评价中的若干问题》一文,导致对历史人物和爱国主义问题的讨论。
9月5日,政务院通过《关于设置文史研究馆的决定》。
10月6日~11月4日,文化部主办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12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成立。


政法

1月,台湾“监察院”通过弹劾李宗仁案。
1月26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1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坚决肃清资产阶级在国家经济机关中的破坏活动》。
2月1日,判处大贪污犯薛昆山、宋德贵死刑。
7月15日,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土改。
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建议,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月,国民党在台湾召开“七大”。
判处前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前天津地区专员张子善死刑。


经济

5月4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成立。
7月1日,成渝铁路通车。
9月,台湾当局通过《鼓励华侨投资办法》。


1952年


数学

蒙哥马利[美]等证明连续群的解析性定理(即希尔伯特第5个问题)。


物理学

肖克莱发明场效应晶体管。
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建成质子同步加速器,能量达10亿电子伏,称为宇宙线级加速器。
克里斯托菲洛斯[美]在1950年提出用强聚焦法改进高能加速器未引起注意。1952年,柯朗、黎文斯顿[美]等独立提出这一方法,为制造特大加速器提供依据。
格拉塞[美]发明过热液体(氢)的气泡室装置,比云雾室更灵敏地记录高能带电粒子的径迹。
阿·波尔[丹]提出原子核结构的集体运动模型。
费利克斯·布洛赫[美]同爱德·米尔斯·泊塞尔[美]因建立核子感应理论并创立核子磁力测量法,即核磁精密分析的新方法及有关发现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化学

阿切尔·J.P.马丁[英]同理查德·L.M.辛格[英]因发现纸型分溶层析法,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西博格[美]与乔索[美]合成锿与镄。
英国的詹姆斯与马丁提出气-液色谱分析。
欧格耳[英]结合静电场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建立了迄今较为满意的络合物化学键理论——配位场理论。
盖茨[美]人工合成吗啡,证明了1925年由鲁宾逊[英]提出的结构。
福田谦一[日]提出前线轨道概念,成为量子理论研究分子动态化学反应的起点。
威尔克[德]发现锑化铟化合物具有半导体性质,开始了对三五族、二四族、二五族、二六族、五六族、六三族、以及三元化合物型半导体的研究。


天文学

伯劳乌[荷]证实英仙座附近的星系在膨胀。
尤里[美]从化学角度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新假说。
马科维茨[美]发明月球照相仪,精确测定月球位置。
巴德[美]校正造父变星周光关系零点值,使原定出的河外星系距离都约增加1倍。


生物学

奥乔亚[西]研究光合作用与发酵过程的关系。
托德[英]说明核酸是由磷酸二酯键把核苷酸结成长链,解决了核酸化学结构研究中一个长期混乱的难题。
赫尔希[美]和马莎·葵斯对噬菌体的研究结果无可争议地表明,遗传的关键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罗莎琳·富兰克林[英]在1951年提出的核酸结构中糖—磷酸骨架在外的推测被衍射研究证实。这构成提出DNA结构模型的一个环节。
派特森和穆赖[美]用微生物促成甾体氧化物,解决了人工合成可的松、激素等的困难。
塞尔曼·亚伯拉罕·瓦克斯曼[美]因对抗菌素的研究,特别是链霉素的发现和效应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农业

日本开展浅海增殖开发,投放渔礁,耕耘海底,采苗育苗和消波防浪。这是“栽培渔业”的开始。


医学

世界上第一次性别变换手术由K.汉伯格在丹麦手术成功。
贝维斯[英]研究羊膜穿刺术检查胎儿有否遗传病或是否畸形,若确诊则可流产。
刘易斯[美]在一次心脏壁孔的缝合手术中,将患者血液循环停止7分钟,同时将病人体温降至29℃,以防止缺氧造成的损害。
美国从煤焦油中提取治疗结核病新的特效药——异烟肼。
11月,美国科学家们辨别出脊髓灰质炎病毒。


工程技术

美国普林斯顿远影研究学院制成异步控制计算机IAC。
达默[英]首先提出可以制造单块集成电路思想。这种器件由多层绝缘材料、通导材料、整流材料和放大材料制成,只要在各层中去掉某一部分就能执行设备的功能。自1950年~1961年,集成电路批量生产,1964年,计算机跨入第三代。
A.凯[美]发明第一块数字电压表,这是信息数字化的开始。
浦凡[美]发明无坩埚区域熔融法,精细控制渗入的杂质性质和浓度,提取纯元素半导体单晶硅。
美以钛合金代替合金钢制造发动机内壁,使发动机重量大大下降。
21个欧洲国家签订共享高频波段的协议,以更广泛地利用高频波段和缓解中频波段的拥挤状况。
加拿大乔克河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发生重大核事故。
美国歇姆斯特兰德公司发明可用于织布的丙烯酸酯纤维。
美国史欧姆(SOM)建筑事务所建造高22层的利华大厦,是风行一时的全玻璃幕墙“板式”高层建筑的典型。
日本制造世界第一只袖珍半导体收音机,命名为Sony。
以晶体管助听器替代了电子管助听器。

1952年

1952年

2月21日—4月20日 志愿军归国代表和朝鲜人民访华团华东分团代表计10人(其中朝鲜人民访华团4人)来皖,先后在合肥、六安、蚌埠、怀远、滁县、宿县、淮南、阜阳、安庆、芜湖、屯溪等地作关于朝鲜战局的报告。
5月20日—22日 以宇吞帕为团长的缅甸文化代表团一行15人参观蚌埠治淮陈列馆和润河集分水闸。
5月24日—27日 以潘迪特夫人为团长的印度文化代表团一行13人参观蚌埠治淮陈列馆和润河集分水闸。
10月30日 出席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哥斯达黎加、塞浦路斯、厄瓜多尔、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伊朗、墨西哥、巴拿马、秘鲁、智利、哥伦比亚、尼加拉瓜等12国的部分代表和外籍工作人员共60人经合肥至佛子岭水库工地参观。
11月11日 出席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智利、哥伦比亚、危地马拉的代表7人经合肥至佛子岭水库工地参观。

☚ 1951年   1953年 ☛

1952年

1952年

4月—7月 安徽农民代表王守基、黄景堂、罗光明、吕东扬、陈灶金参加中国农民代表赴苏参观团赴苏联参观访问。
4月23日—6月16日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选派,淮南煤矿代表丰绪然赴波兰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庆典活动。
12月 作家陈登科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苏联。

☚ 1951年   1953年 ☛

5月17日/8月5日/8月9日/8月22日至9月10日/8月25日/10月11日/10月23日/11月15日/11月22日

☚ 4月24日   5月17日 ☛
1952年

1952年


1月


1日

蒋介石发表元旦讲话,号召推行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四大改造”,“完成反共抗俄总动员”。


8日

台美高级军官在台北举行联席会议。


12日

台湾当局 “监察院”通过 《弹劾李宗仁违法失职案》。


21日

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通过 《党员自清运动实施要点》。


2月


1日

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通过 《反共抗俄总动员运动纲领》。


7日

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上内定张道藩为台 “立法院” 院长候选人。


11日

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举行会议,陶希圣作“中国大陆的苏维埃化” 的报告。


15日

蒋介石任命叶公超为缔结对日和约全权代表,胡庆育为副代表。


20日

台湾当局与日本和约会议在台北举行,台湾当局提出 《和约草案》。


3月


11日

张道藩当选台湾 “立法院” 院长。


同日

蒋介石任命郑彦棻为台 “行政院侨务委员会” 委员。


12日

蒋介石核准《实施军事主管官任期制度》。


14日

王叔铭任台湾 “空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


19日

蒋介石任命黄正铭等为“司法院”大法官。


29日

蒋介石发表青年节文告,号召成立“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


4月


3日

马纪壮任台 “海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


13日

台湾“监察院”投票同意贾景德、罗家伦为 “考试院” 正、副院长。


15日

台湾当局成立“国防大学”,侯腾任校长,“陆军大学” 撤销。


17日

黄季陆任台 “内政部” 部长,张兹闿任“经济部” 部长。


25日

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通过 《建议订立冤狱赔偿法规,以保障民权》。


28日

台湾当局与日本在台北签订《和平条约》。


30日

台 “行政院” 通过 《台日和平条约》。


5月


2日

台 “立法院” 决议,同意蒋介石咨商,本届 “立法委员” 继续行使立法权一年。


3日

台 “行政院”公布 《反共抗俄时期海外华侨爱国自动捐献奖励办法》。


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坚决反对 《台日双边和约》。


8日

台湾当局与美国高级将领在台北举行军事会议。


15日

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倪文亚辞职,上官业佑继任。


20日

台湾 “大法官会议” 做出解释令: “监察院得设立法院提出法律案”。


23日

蒋介石任命史尚宽为“考试院考选部”部长,雷法章为“铨叙部”部长,马国琳为 “考试院”秘书长。


29日

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正式决定,国民党七大定于 “双十节” 举行。


6月


12日

台湾省政当局通过 “整理户籍办法”。


16日

蒋介石发表 “整理文化遗产与改进民族习性” 一文,提出要 “革除官僚乡愿恶习”。


27日

台湾当局与西班牙 “复交”。


7月


7日

蒋介石指令 “立法院” 召开临时会议,审议 《台日和约》。


10日

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发出通告,定于本年双十节 (10月10日) 召开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


16日

台湾当局在台北市设立“卫戍司令部”,彭孟缉任司令。


17日

宋美龄发起筹组 “台湾省防痨协会”。


24日

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决议于1953年1月起开始推行 “限田政策”。


25日

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通过 《中日文化合作政策案》。


31日

台湾 “立法院” 通过 《中日和平条约》。


8月


2日

蒋介石签署 《中日和平条约》。


同日

张群代表蒋介石赴日本访问。


5日

台湾当局在日本东京设立 “大使馆”。


11日

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第四组主任萧自诚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社长。


16日

蒋介石任命董显光为驻日本 “大使”。


18日

蒋介石命令9月28日为孔子诞辰纪念日。


29日

蒋介石任命马寿华为台“行政法院”院长,王焕为 “司法院” 秘书长。


9月


3日

台 “行政院” 通过 《士兵及乡镇人员待遇调整办法》。


17日

蒋介石任命叶公超为出席联合国大会第七届常会首席代表。


24日

台“行政院”公布《鼓励华侨及旅居港澳人士来台举办生产事业办法》。


10月


1日

台湾 “行政院”公布 《鼓励华侨来台举办生产事业办法》。


10日

国民党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台北召开,20日闭会。


23日

国民党七届一中全会成立,并举行会议,通过《中央委员会组织大纲》,选举陈诚、蒋经国等十人为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


31日

国民党主导的“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成立,蒋经国任主任。


11月


1日

国民党 《改造》 半月刊改为 《中央》 半月刊。


12日

台湾“行政院”通过《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草案》。


12月


10日

台湾当局决定制定四年计划,发展经济。


25日

台湾“国民大会代表联谊会”在台北举行年会。


27日

蒋介石公布修正《立法院组织法》与《立法院各委员会组织法》。


28日

台湾省各县市开始分期选举第二届县市议员。

☚ 1951年   1953年 ☛
000022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