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野猪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野猪胆 【概况】: 基源 为猪科猪属动物野猪的胆,汁入药。 原动物 野猪Sus scrofa Linnaeus,又名野彘(《淮南子》),山猪(《中国药用动物志》)。 历史 本品始载于《食疗本草》,《纲目》列于第五十一卷兽之二。宗奭曰:“野猪,陕、洛间甚多。形如家猪,但腹小脚长,毛色褐,作群行。”时珍曰:“其形似猪而大。牙出口外,如象牙,其肉有至二三百斤者。 ”所述皆与今之野猪相符。 形态 形似家猪。 成体一般体长在1.5m左右,体重约150kg,个别雄猪体长可达2m,体重亦可超过250kg。 其头部较宽较长。 吻部显著突出,呈圆锥形,末端具裸露的软骨垫。耳适中,直立。 四肢较短,尾细小。躯体被有刚硬的针毛,背脊鬃毛显著,这些毛的尖端大多分叉。 整个体色为棕黑色或深暗黑色,毛尖略带黄色、赭石色或灰黄色,面颊和胸部掺有灰白、污白色毛。 腹部毛色较背部为淡,其被毛亦较稀疏。 四肢黑色。尾与体背同色,尾尖纯黑色。但野猪的毛色随不同地区而有较大的变异。(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1册.286页.图380) 生境与分布 栖息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或灌丛中。 分布几遍全中国。 。【生药】:采集 四季猎捕,剖腹取胆,挂通风处阴干或鲜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3α-羟基-6-氧-5α-胆烷酸(3α-Hydroxy-6-oxo-5α-cholanic acid)、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46 【药性】: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疮肿,瘭疽,烫火伤。 ❶ 《食疗本草》:“治恶热毒邪气。” 用法用量 内服:取汁冲服。外用:涂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吉林中草药》:“治火烫伤:黄柏30g,研极细末,野猪胆汁适量,调涂患处。” 单方应用 ❶ 《吉林中草药》:“治疔疮恶肿:野猪胆汁捣葱白,敷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