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牡丹
中药名。 见《福建民间草药》。别名:山石榴,地茄,豹牙郎木。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D.Don的全草。常绿灌木,高1~5米。 茎密被紧贴鳞片状粗毛。叶对生;花大而美丽,紫红色。 生于山坡、旷野。分布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野牡丹根)、果实(野牡丹子)亦供药用。味酸涩,性凉。 活血消肿,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痈肿疔毒,乳汁不通。 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 ❶ 治跌打损伤:野牡丹30克,金樱子根15克,和猪瘦肉酌加红酒炖服。 ❷ 治膝盖肿痛:野牡丹24克,忍冬藤9克,水煎服,日2次。 ❸ 治耳痛:野牡丹30克,猪耳朵1个,水煎服。 ❹ 治蛇头疔:野牡丹18克,和猪肉炖服。 ❺ 治乳汁不通:野牡丹30克,猪瘦肉120克,酌加酒水炖服(上5方出《福建民间草药》)。 ❻ 治痈肿:野牡丹叶30~60克,水煎服,渣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❼ 治月瘕病,经期发肿:野牡丹、八日瓜根、无娘藤、何首乌、臭草根、打碗子根,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❽ 解木薯中毒:野牡丹叶或根60~90克煎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