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采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采邑 亦名“采地”或“封地”。 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受封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力,并对诸侯承担包括军赋在内的各种义务。《汉书·刑法志》:“一同百里,提封万井,除山川、沈斥、城池、邑居、园圃、术路三千六百井,定出赋六千四百井,戎马四百匹,兵车百乘,此卿、大夫采地之大者也,是为百乘之家。”采邑原为世袭,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采邑又称为食邑。采邑制盛行于周,分封以宗法关系为依据。 战国时,采邑主相互兼并,世袭制度废弛。秦汉行郡县制,承受封爵者在封足内渐无统治权力,食禄改为以征敛封邑内民户赋税拨充,其多少按民户计算,与周按田邑大小区分者不同,并不得世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