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醉魂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醉魂藤 【概况】: 异名 野豇豆、老鸦花(贵州)。 基源 为萝藦科醉魂藤属植物醉魂藤的根或全株。醉魂藤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产11种,3种药用。 原植物 醉魂藤Heterostemma alatum Wight(Hoya alata Wall.) 形态 纤细攀援木质藤本,长达4m;茎有纵纹及二裂柔毛,老时渐落无毛。叶宽卵形,长8~15cm,宽5~8cm,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幼嫩时两面均披微毛,老渐光滑无毛;基出脉3~5,侧脉3~4条,顶端弯曲;叶柄扁平,长2~5cm,顶端具丛生小腺体。 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著花10~15朵;梗长1~1.5cm,被微毛;苞片和小苞片卵形,长和宽约5mm;花萼裂片卵形,长和宽约1mm,花萼内面基部有小腺体;花冠黄色、辐状,花冠筒长4~5mm,开放后成镊合状排列;副花冠5片,星芒状,从合蕊冠伸出平展于花冠上,副花冠裂片呈长舌状,可达花冠的湾曲处;花药方形,顶端具透明膜片;花粉块近方形,直立,内角顶端具三角形的薄膜边,花粉块柄短而粗,著粉腺紫色,菱形。蓇葖双生,线状披针形,长10~15cm,直径5~10mm,外果皮灰色,具纵条纹;种子宽卵形,呈褶叠状,深褐色,长约1.5cm,宽1cm,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3cm。花期4~9月,果期6月~翌年2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3卷.518页.图版19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200m以下山谷水旁林中荫湿处。 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印度、尼泊尔也有。 。【药性】:性味 辛,平。 功效 除湿,解毒,截疟,祛风湿。 主治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风湿脚气,胎毒,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外用:或用全株煎水洗患处。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脚气:醉魂藤1条,水煎服或用全株煎水洗患处。” 食疗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疟疾:醉魂藤6g,煎鸡蛋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