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申豆战国中晚期铜器。2件,1973年12月江苏省无锡前洲高渎湾出土。通体纯素,不施花纹。2豆均有相同的铭文30字,只是一件刻在盘口外壁,一行,一件刻在盘的外底,作螺旋状排列,自外向内盘绕两周半。另外,前一件的外底刻有记重铭文2行23字。现以前一件为例,释文如下: 我陵君王子申攸载造铁盍。攸立(莅)岁尝,以祀皇祖,以会父兄。永用之官(馆),攸无疆。(盘口外壁) 郢□(府)所告(造),冢(重)十四𪢺朱襄冢(重)三朱二𪢺朱四戙(?)。(盘外底) 上一段铭文与鉴铭全同,参“王子申鉴”条。下段铭文“郢”下一字不清,或释𨛅,或释姬,为郢中一府名。如同有称“郢大府”者(铜量)。郢指楚都寿春。此府属于楚朝廷的机构,为王子申制器。或以为类似秦的“少府”。记重铭文疑难之处甚多。或释为有,释朱为桼,读为率,疑𪢺读为降,读为资,意为减,襄读为镶,即铸造青铜器的内模。按照这样解释,铭文可语译为:寿春某府所造,重十四率一𪢺率,减内模重三率二𪢺率四某。这也可能是为铸器所耗资费,十四等于两个大布。“𪢺朱”即楚铜贝。“三朱”即楚三个一朱铜钱牌或“二朱”、“一朱”铜钱牌各一。末一字不识,也是铜贝名。或读“鈇盍”为“簠盒”,指豆而言。或据此铭,认为战国中晚期楚国似使用着两套衡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