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蒸黄连丸
【方源】: 《活人书》卷十八。 【异名】: 酒煮黄连丸(《鸡峰》卷五)、酒连丸(《三因》卷十五)、黄龙丸(《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小黄龙丸(《得效》卷二)、独连丸(《普济方》卷一七七引《神效方》)。 【组成】: 黄连四两(以无灰好酒浸面上约一寸,以重汤熬干) 【用法】: 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滚水送下。 【功用】: ❶ 《直指》:治膈热,解酒毒。 ❷ 《御药院方》:除热气,止烦渴,厚肠胃。 【主治】: 胃肠积热,泻痢,消渴,反胃呕吐。 ❶ 《活人书》:暑毒伏深,及伏暑发渴者。 ❷ 《三因》:酒痔下血。 ❸ 《局方》(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呕吐恶心,伤酒过多,脏毒下血,大便泄泻。 ❹ 《御药院方》:消瘅。 ❺ 《丹溪心法》:伤于酒,每晨起必泻。 ❻ 《普济方》:身热下痢鲜血,烦渴多渴,或伤热物过度。 ❼ 《证治要诀类方》:三消。 ❽ 《医统》:一切热泻。 ❾ 《医灯续焰》:嘈杂吞酸,噎膈反胃,吐酸、干呕、胃痛、挟虫者。 ❿ 《法律》:酒瘅。⑾《外科大成》:砂疥。 【方论选录】: 《医方考》:黄连,苦寒枯燥之物也。苦寒,故能胜热;枯燥,故能胜湿。而必煮以酒者,非酒不能引之入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