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郡国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郡国学

汉至南北朝时期以行政区划“郡”、“国”为范围的地方官学。

始创于西汉蜀郡太守文翁。汉时的蜀地(今四川省)还是蛮夷之俗,蒙昧未开。

文翁是位儒者,被派做蜀郡太守后,想借中原文化开发蜀地,于是遣郡县之开通小吏10余人,去京师太学留学,或学经传,或学律令,数年后,这10余人返蜀,文翁即委派他们各种优差,以示鼓励。凡文翁赴下面各县邑巡视时,也率他们同行,令其传授经验,因此影响日增。

后来文翁在蜀郡兴办官学,招收下县子弟入学,毕业时量才录用。这样一来,蜀郡教化大起。汉武帝为嘉奖文翁的成绩,曾下令天下郡国仿照文翁的办法兴学,“郡国皆立学校官”。到平帝时,郡国学得以普遍设立,并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

《汉书·平帝纪》云“郡国曰学”。

置经师一人。汉元帝时,郡国学有所发展,朝廷颁布“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史”(《汉书·儒林传》),即郡国经师俸禄大约为百石,俸月十六斛,享受中等官吏的待遇。东汉时,郡国学设置较普遍,边陲僻壤都建有学校,诸如西北的武威,东北的辽东,西南的九真(即今越南河内以南)等地都设立了郡国学。

汉代郡国学设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以推行道德教化为主,学习儒经,注重礼教,教师称郡国文学官,或称文学祭酒、文学师、文学掾史、文学主事掾等。学生称文学弟子,或称郡学生。

郡国学在魏晋时期时兴时废,北朝时渐趋发达。北魏文帝(466)时制定“郡国学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