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郑和下西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郑和下西洋 明初大规模的远洋航行。 明成祖朱棣为了宣扬国威,巩固统治,满足皇室的奢侈享用,在争夺皇位成功后,派郑和远航亚洲各国,邀约各国派使臣到中国来“朝贡”。明朝时称婆罗州以西为“西洋”,以东为“东洋”,郑和所到的地区大都在婆罗州以西,故称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前后28年内,共7次,每次率军两万多人,分乘宝船五六十艘,满载礼品和商品,经30多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每到一地,表示中国愿与各国通好,并与之进行贸易,随行人员马欢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槎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记述了航海的见闻,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海外知识。 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