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文公
【生卒】:前?—前614 【介绍】: 春秋时邾国国君。 邾国准备迁都去绎地,占卜后问史官,史官称:“(迁都)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文公说:“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 民既利矣,孤必与焉。 ”(《左传》僖公·十三年)这里说明,君主应当利民,而利民与利君是一致的。从中反映出邾文公以民为本的思想。 左右官员又说:“命可长也,君何弗为?”意是不迁都,可使国君长寿。邾文公答道:“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同上)这里表现出邾文公反对以神意定吉凶,主张以民利定吉凶,更不相信可以长寿的迷信说法。这是一种无神论思想的表现。 事载《左传》僖公·十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