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邵阳花鼓戏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邵阳花鼓戏 民间小戏剧种。 源于对子花鼓、车马灯。清咸丰年间(1851-1861)即有职业戏班。 主要流行于原邵阳、新化等县。以祁剧宝河派念白结合邵阳地方语言为舞台语言。 原分东、南、西三路:东路以川调、锣鼓牌子为主,常演多角色剧目;南路以走场牌子、小调为主,多二小、三小戏;西路以小调为主。光绪末年(1908),三路在邵阳县城合流。 传统剧目230多个,大都反映民间生活。表演艺术泥土气息浓厚、载歌载舞。 在湖南的民间小戏中,最早拥有女艺人,从清咸丰末至民国期间从艺者20余人,发展了旦行艺术。先后共有职业或半职业戏班50余个。原邵阳市和邵东、新邵、洞口等县均有专业剧团。1950年以来,整理、改编了《打鸟》等一批有影响的传统剧目;创作的现代戏中,《张谦参军》获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奖,《松伢子》、《青春的旋律》等获省会演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