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通窍鼻炎胶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通窍鼻炎胶囊 【批准文号】 (97)卫药准字Z-023号 【批准日期】 1997年3月7日 【类别】 中药四类 【剂型】 胶囊剂 【保护期限】 3年,1997年3月7日至2000年3月6日 【处方组成】 苍耳子(炒)、防风、黄芪、白芷、辛夷、白术(炒)、薄荷 【处方来源】 本品处方来源于《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收载的通窍鼻炎片,是由“苍耳子散”与“玉屏风散”合方而成 【方义分析】 鼻炎(鼻窒)、过敏性鼻炎(鼻鼽)、鼻窦炎(鼻渊)均可因肺脾气虚、风寒外侵而发病。纵观三者病因病机,皆以本虚标实为特点,风寒外袭为标实,肺脾气虚为本虚,治宜标本兼顾,以散风消炎、宣通鼻窍、补肺健脾为治则。 通窍鼻炎胶囊由苍耳子、黄芪等7味药物组成。方中苍耳子辛、苦、温,可祛风解表,宣通鼻窍,为通鼻窍之要药;黄芪甘,微温,既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又可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散风消炎之效,以上二药共为君药。白芷辛温,辛香走窜,为通窍止痛之常用药;辛夷辛温,祛风解表,宣通鼻窍,二药合用以助苍耳子祛风解表、宣通鼻窍之力,共为臣药。防风辛,甘,微温,祛风解肌,并助黄芪益气以御风;白术健脾扶正,助黄芪益卫固表,故防风、白术共为佐药。薄荷辛凉,制上药辛燥化热之弊,为使药。综观全方,散风消炎,宣通鼻窍,补肺健脾,标本兼顾,正合因风寒外袭、肺脾气虚所致之鼻窒、鼻鼽、鼻渊。 【药理与毒理研究】 1.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小鼠口服通窍鼻炎胶囊的MDT为生药132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333倍。 2.抗炎实验表明,分别给大、小鼠灌服(生药)7.92g/(kg·d),连续3天,对醋酸诱发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角叉菜胶所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生药)15.82g/(kg·d)时该作用更为显著,说明该药对急性炎症有抗炎作用。 3.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实验证明,大鼠灌服通窍鼻炎胶囊(生药)7.92g/(kg·d),显示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在给(生药)15.84g/(kg·d)时,作用与色甘酸钠相当。 4.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证明,小鼠灌服(生药)6.6g/(kg·d),使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增强,使特异性免疫功能明显增强。在(生药)13.20g/(kg·d)剂量时,作用反而减弱,提示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 【功能与主治】 散风消炎,宣通鼻窍。用于鼻塞、流涕、前额头痛;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 【临床应用及其特点】 本品具有抗炎、抗过敏及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临床上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的治疗,治愈率13%,显效率38%,总有效率92%。服药口感好,便于携带,无严重不良反应,病人乐于接受。 【制剂与规格】 0.4g/粒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天3次,一次4~5粒 【使用注意】 本品有小毒,不宜长期服用。如服后口唇有麻木感,请停止服药 【贮藏】 密封,避光,置阴凉干燥处 研制单位: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 生产单位: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 地址: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电话:(028)5585958 邮编:610041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