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奶草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基源 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通奶草的全草。 原植物 通奶草Euphorbia indica Lam. 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35cm,全株无毛或稍被柔毛。茎自基部分枝。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为倒卵状长圆形或狭长圆形,长1~2.5cm,宽0.5~1cm,先端圆钝,基部圆,通常偏斜,两面被极稀疏柔毛或无毛,边缘有不明显的细锯齿。 杯状花序数个簇生于叶腋或侧枝顶端;总苞片陀螺形,无毛,顶端4裂,裂片间有头状小腺体,花瓣状附属物为白色。 蒴果被贴伏的短柔毛,长1~2mm。种子卵状三棱形。 花果期4~7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20页.图296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旷野荒地、路旁,阴湿灌丛中或为田间杂草。分布于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越南至印度也有分布。 。【药性】: 功效 消炎,止痢。 主治 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