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主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一个现代文艺流派。 倡导者是法国诗人特里斯唐·查拉。“达达”是法文音译,原为幼儿语言“马”。以“达达”来命名这个流派,意为“毫无意义,无所谓”。 这表明了其虚无主义的观点。 “达达主义”否定任何文艺批评,任何道德和美学观念,甚至对文学艺术本身也予以否定。它主张以梦呓一般混乱的语言。 怪诞荒谬的形象表现不可思议的事物。这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青年仇恨这场战争和这场战争造成的精神世界的心态。他们要否定这个世界,又不知谁用什么来代替它,于是只得将这个现存的精神世界彻底破坏。 查拉认为达达主义的意义就在于:指导我们行动的原则确是“破坏一切,”不过它的价值也正在于为后继的事物扫清道路。这一流派最著名的作品是《永恒的运动》,阿拉贡·苏坡《风向图》。布洛东《踪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