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边际效用价值论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边际效用价值论 以主观心理解释价值形成过程的一种资产阶级庸俗经济理论。 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由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倡导。他们认为价值表示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一种物品具有价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用性;稀少性。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引起人的评价,表现为价值。衡量价值的尺度是“边际效用”。 即:人们对物品的欲望程度随其数量增加而递减,在一系列递减的欲望中,最后被满足的欲望,为“边际欲望”,物品满足边际欲望的能力就是边际效用,它决定商品的价值。他们还认为,不能直接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价值,是由它所生产的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间接决定。 亦称归与论。 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用主观心理因素代替对客观生产过程的分析,割裂了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的关系,以此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